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副主任中医师李丽华带您了解它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下降及骨组织的显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继而引起骨骼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该病既有骨量的变化,又有骨质的改变。现代医学认为影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年龄老化伴随的钙调节激素失衡,导致骨形成功能降低,但是更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是不完全清楚。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虽然在中医中没有这样的名称,但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病的原理结合现代医学的进展应当属于传统医学中骨痿、骨痹的范围。近年来,对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颇多。结合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大多数中医医家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以虚证为主,也有虚中夹瘀的,肾虚是主要病机,脾虚、肝虚是重要病机,血瘀是促进因素,脾肾亏虚易致血瘀,而瘀血的形成反过来加重脾肾亏虚,脾虚生化无源可致肾虚,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导致诸脏皆虚,肝脾亦不例外,其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且骨质疏松症患者多数以疼痛为主,符合中医“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说法。

早期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现代医学方面,目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分为骨吸收抑制药和骨形成促进药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二磷酸盐等;后者主要包括钙剂、活性维生素D、氟化物、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上现有的药物可使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性减少一半或者更多。然而,这些治疗还不能使骨质疏松患者痊愈,或完全杜绝骨折,或使骨折危险性降为零。为了取得最大疗效,驱使人们寻求联合治疗或序贯治疗的方法来防治骨质疏松症。但是有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西药多,药物的毒副作用会累加,而且老年人同时服用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药物后,其依从性差,故疗效尚不完全尽如人意。

在祖国医学方面,多数医家侧重于补肾健脾,或者加入了活血化瘀药,但不是单一用补肾、健脾、养肝、活血法,而是联合应用。相对于西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点,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的形成,而且可以双向调控,避免潜在的副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骨折发病率,节省治疗的费用,提高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刘园园 吴启瑞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