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程善刚:一台痴守三十年,堪称镇江公安“王继才”

人物简介:程善刚,1958年9月生,安徽省绩溪县人,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电台台长、通信连副连长,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1988年10月转业到镇江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工作,1989年5月调入镇江市公安局指挥调度室(即现在的指挥中心)工作,直至2018年9月退休。2010年兼任市公安局警校教官。多次受到嘉奖,2001年荣立二等功,2005年被公安部评为110接处警先进个人。

今日镇江讯  110,一个号码,庙堂之高关切,江湖之远瞩目,妇孺老幼皆知。2019年,在祖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镇江公安110也走过了风雨三十年。从一台无线电寻呼机、五部无线固定台开始,到如今的汇聚整合数据资源27大类11.7亿条的警情大数据平台,这三十年风雨历程中,他一直都在见证。

4月26日下午,我们一行4人前往程善刚的家中。自1989年5月16日110接警服务台设立,至2018年9月退休,程善刚一直坚守在110岗位上。随行的同事说,在镇江公安系统,三十年都待在一个岗位上的人屈指可数,老程就是其中一位。我也萌生了一股强烈的好奇感:是什么样的“动力”,或是原因,让一个人30年只做一件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采访。

带着战功凯旋,毅然投身公安工作

在老程的简历里,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被荣记个人三等功的经历让我们充满了好奇,我们的采访也由此开始。坐在我们面前的程善刚,身材清瘦,神情坚毅。关于参战的记忆,虽已过去四十年,但对他来说,却早已刻骨铭心。“1976年12月,初中毕业的我参军入伍,部队在山东博山地区,学习报务通信,之后分到了部队通信连。”程善刚说,1978年底,就发现“势头不对了”,特急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之后程善刚才知道,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此时,程善刚和许多战友一样,递交了《请战书》。很快,已是部队报务通信骨干的程善刚被选中,随大部队一起,开往前线。

“那时候的部队士兵踊跃参战,都想在战场上做点贡献,根本不惧怕战争可能带来的危险!”在前线,程善刚仍然负责部队报务通信工作,虽然没有一线作战部队那样艰苦,但也时刻有着生命危险。“当时部队驻地在丛林里,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敌人埋下的地雷,加之丛林独特的地形,在行军途中,还经常有被敌人‘打黑枪’的危险。”对程善刚来说,那场战斗经历,是惊险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身边的许多战友都不幸壮烈牺牲。“那时候部队转移比较频繁,作为通信兵,经常要一边行军一边抄送电报。”部队捷报频传,程善刚通信保障有力,为此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笔者也看到了程善刚珍藏了40年的这枚军功章,尽管历经岁月沧桑,外壳四个角已经有些磨损,但其内的奖章依然崭新如初。这也是一名参战老兵对祖国忠诚的最好见证!

随着后期战事越来越少,一个逐渐迫切的现实问题,让程善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因为年龄和家庭,我不可能在部队干一辈子。如果不打仗了,转业了,我还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什么?最终,一个答案,让他毅然向部队提交了转业申请。“应该是对制服有着不舍的情结吧,就选择了同样是一支‘纪律部队’的公安队伍!而且人民警察打击犯罪,保护群众,我觉得这个职业非常光荣”就这样,程善刚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一名人民警察。1988年10月,程善刚经过岗前培训,被分至镇江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工作。凭借着良好的军事素质和过硬的军体技能,程善刚在这支新组建的巡警大队里毫无“违和感”。“有警出警、无警巡逻”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岗位将与他相知相守三十年。

1989年5月,镇江市110报警服务台初创时的程善刚

调往新成立的“110盗警调度台”,他说:“这也算专业对口了!”

为适应治安形势需要,1989年5月30日,市公安局经市编委批复,正式设立“指挥调度室”(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前身)。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筹建110报警服务台。早在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家开通了110电话报警服务台。1987年3月,公安部派出工作组赴广州进行实地调查,对广州市110报警服务台的经验和成绩给予肯定。同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一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并力争尽快投入使用。“我市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建的!”程善刚回忆道,“其实,我在编委批复之前就调到了这里,早在当年5月10日,市公安局对内就成立了指挥调度室。”在那之前,市公安局领导和相关部门已经在谋划此事,可能是领导考虑到他在部队多年的通信报务经历,就把他调入指挥调度室。对此,程善刚笑着说:“这也算专业对口了!”程善刚成为指挥调度室首批调入的12名民警之一。从此,风雨相伴三十年,不离不弃,从一而终,程善刚成为我市110报警服务台当之无愧的“元老级”民警,没有之一。

程善刚还向我们聊到了成立之初的一些细节。早在1989年之前,市公安局就已对外开通了110,但当时是设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现刑警支队)的一部电话,有专人值守,一般称为“110匪警电话”。

当时经济还不发达,电话普及率很低,公用电话亭都很少,很多群众都是直接到派出所报警,所以每天接报的警情并不多,一天也就两三个电话。这些报警电话,基本是实实在在的报案,以盗窃案件居多。

当时使用的是镇江有线电厂制作的“110盗警调度台”,实际上就是有线电话切换机,另配备无线电台。市公安局领导、分局领导、派出所领导每人配备一部手持电台,另配一台数字发射台,传输数字信息,那时配有数字BB机的人都有一个小本子即密码本。当时110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接110报警电话;二是接上级指示、通报、布控和基层各单位汇报的警情、请示、报告等;三是根据接到的情况,该汇报的汇报,该请示的请示,再下达指令处置,处置记录都是用笔记录在纸上。“这些工作和我在部队从事报务工作很相似,所以我有一种重操旧业的感觉。但也有人劝我,110就是接接电话,属于二线部门,养老部门,不如下面‘实惠’。但我想,在哪儿都是干工作,组织安排我到哪儿,我就要安心把工作干好。”

程善刚所获部分荣誉

源于一起重大气候灾害,敢于担当的110渐显“神威”

那是1989年9月份左右,中午时分已经是乌天黑地,随后一场罕见暴雨来临,全市各地均遭遇不同程度灾情。各地受灾情况怎么样?哪里灾情最严重?有没有群众被困?这些问题都是市委市政府急需了解的情况。此时,刚成立不久的110指挥调度室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各个派出所都组织民警直接参与救灾,对受灾情况非常清楚。于是,我们就通过电台向各地派出所了解其辖区内的灾情,然后汇总上报。当时市委主要领导觉得我们这里掌握情况不仅快,而且准,因此就‘坐镇’在市公安局指挥调度室,根据我们汇总的灾情,直接指挥全市干群抗洪救灾。110的指挥调度作用在这次灾情处置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就在这一次,市公安局110指挥调度室开始研究制定重大自然灾害及案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以便今后更快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后,每逢重大突发案事件,都基本由110指挥调度室进行信息汇总、集中上报。‘二线部门’、‘养老部门’,因为敢于担当,成为了一线部门、实战部门。”

还有一件事是程善刚记忆深刻的。有一次,市区一个红绿灯路口,一辆车子停在路中间不动,后面车子排成了长队。接到群众报警后,程善刚迅速指令附近交警前往查看,很快处警民警反馈,驾驶员将自己锁在车内,怎么喊都不醒,处警民警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程善刚果断下达指令:破窗查看情况,有什么事我承担!民警破窗打开车门,发现驾驶员昏睡不醒,遂将其送至医院急救。后来了解到,被救的驾驶员是一名外企负责人,当时因突发心绞痛而一度昏迷,所幸民警处置及时而化险为夷。事后,该负责人还专程找到程善刚表示感谢。“我们作为指挥调度员,要敢于结合现场情况作出判断,下达指令,要有承担失败和错误的勇气,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现场民警,让他们看着办。有时候,我们既是报警群众的依靠,也是处警民警的依靠!”

2001年,程善刚还因为对一起恶性绑架案指挥部署得力,现场擒获嫌疑人而受到表彰,荣立个人二等功。

为民服务,人民的110既要有原则也要有方法

1996年8月,公安部在福建省漳州市召开了全国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工作现场会,全面推广“漳州110”“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四有四必”精神。也从这个时期开始,镇江公安110接警量剧增。程善刚回忆,那时他自己一天最多可以接200多个警,“当时还是手写的接警单,根本来不及写。其实,我个人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就是因为对‘有求必应’承诺的误解,出现了一些‘奇葩’警情,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

当时程善刚就接到了一起警情:一名家住6楼的女市民把钥匙丢在家里,无法进门。而她丈夫就在对面打牌,她拨打110要求民警从邻居家爬窗户进入屋内取钥匙。“当时已有报道民警因为爬窗户帮助群众取钥匙而不慎坠落身亡的事情,因此,对于这类警情我果断拒绝,但并没有一推了之。我和她说,让我们的民警为了帮你取钥匙而去冒生命危险,我无法下达这个指令,你如果要投诉就投诉我。你现在有两个方法,一是让你丈夫回来开门,二是我们可以给你介绍锁匠有偿服务。”程善刚说,这种无理要求必须拒绝,并不担心因此遭到投诉。事后程善刚思考,面对群众报警,虽然有些事情不在职责范围内,但既然有求于110,他们就应该尽可能地告知群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部门。

针对这类开锁警情比较多的情况,程善刚利用工作之余骑着自行车走访了市区数十家开锁匠,了解市场行情,并对这些锁匠开锁技术、服务口碑做了调查,挑选了一批技术好、服务优、诚信度高、收费合理的一批锁匠与110联动。“刚开始有些人找我打招呼,要加入我们的110联动,但后来有的群众反映,少数几个锁匠每次开门都要给人家换锁芯,或者故意把门损坏,以此变相抬高收费,我就及时汇报,将这些人移出我们的联动名单,为此也得罪了一些人,还扬言要报复我。”程善刚说,群众对110推荐的有偿开锁服务很信任,因此他们必须对群众负责,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决将侵害110信誉度的“害群之马”清除出去。

再比如移车警情,现在有些城市已经将其职能划归114,作为有偿服务。而镇江还是由110接警受理处置,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程善刚他们没有推脱,一直做到现在。所以,面对群众五花八门的报警,110报警服务台民警既要坚持原则,做好110职责分内的事,帮处警民警有效减负,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就帮助解决。

见证110三十年发展,平凡岗位绽放光芒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发展,110报警服务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镇江公安110接处警系统成功切换,改变了110接警人员手写接警单的历史,实现了警情数据同步录入系统。2007年3月,自主研发成功接处警辅助决策系统。其后,短信报警、路灯杆定位标志辅助报警等应运而生,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报警求助。2012年8月,镇江公安110加挂市应急联动中心的牌子,与60余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联动处置更加有力,服务覆盖面更加广泛,与群众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现如今,镇江公安110已建成“总指挥、总参谋、总协调、总值班”的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集成110接处警、智能指挥调度、一键高清视频指挥调度、警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数据显示、辅助决策等系统,推动智慧警务全面实施,促进公安工作提档升级,实现了扁平化,规范化、智能化、可视化指挥调度。

镇江公安110报警服务台30年的成长、30年的历练、30年的风雨兼程,这30年记录着镇江公安民警的不易和艰辛,也包含着程善刚一个普通110民警的默默付出和执着坚守。当问道30年没有换过岗位,有没有后悔过时,他说:“在哪里都是干工作!相比我那些长眠在云南各个烈士陵园的战友们,我很知足了……”

程善刚,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也没有什么开天辟地的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他如烈士王继才一般地坚韧。三十年来,他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埋怨,从不懈怠,用忠诚信念、为民情怀和励志担当,擦亮着110民警的名片,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超高境界!(全媒体记者 解斐 通讯员 何志斌)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