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鹏正举展新姿 携手前行续华章 ——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今日镇江讯  五月的镇江,芳菲满目,万物竞秀,一派繁盛丰泽的景象。

暌违两年,镇江张开双臂,迎来参加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返归的游子乡贤。

浮云一别,记忆里的故乡,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洗礼与发展蝶变?两年间,在产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镇江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于蹄实步稳中重塑实体经济的辉煌。争先苏南奋起直追,生态优先绿韵悠扬,人居改善开创幸福生活,一幅“强富美高”新镇江的绚丽画卷正在和风煦暖中徐徐展开。

产业更实:

坚守实体的不变初心

2017年5月,距首届江苏发展大会落幕不到一个月,共谋发展、畅叙合作的余音未了,全市经济发展大会隆重召开。会上出台《关于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等“1+6”文件,明确了产业强市的发展主战略,要求全市上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上。由此,“产业兴、城市兴,产业强、城市强”成为全市上下的发展共识。

如何以“产业之实”推动“经济之强”?每隔一段时间召开的重大产业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业已成为机关干部们熟知的“规定动作”和“日常功课”。市委书记惠建林的讲话掷地有声:“要把重大产业项目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抓手,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以高质量的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真抓实干、务实推进下,一批批量质提升的项目纷至沓来。总投资95亿元,扬中与长城集团签订汽车零部件项目,今年2月底,包括发动机工厂、传动工厂、电驱动工厂、智能转向工厂等,长城汽车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项目破土开工,计划于2020年底实现量产;总投资150亿元,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项目在镇江新区奠基;总投资60亿元,协鑫电动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动工……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石子刚表示,产业项目实实在在,突出转型实效,注重投入实绩,彰显镇江做强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壮志雄心。

汽车产业堪称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长城汽车蜂巢易创、北汽麦格纳、孚能科技等一批优质大项目投产达效,我市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打造,逐渐形成整车企业为龙头、零部件生产企业为支撑、汽车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全产业链,镇江实体将崛起又一重要增长极。

产业特色愈发彰显,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强市战略落地见效。数据为证,根据不久前公布的《2018年度镇江市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去年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增长9%,占比3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备案工业项目1752个,较上年增长77.9%,创下历史新高。持续升温的项目建设,构筑了镇江制造提档升级的强力引擎。

站位更高:

奋起直追的昂扬锐气

作为“四千四万”企业家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镇江发展有优势有亮点。但在镇江决策层看来,与其他城市相比,镇江城市的冲劲、拼劲、闯劲还是少了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深度对标苏南是应有之义。

深刻认识到地处苏南板块但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镇江重申苏南站位,把对标苏南鲜明地写在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自觉以苏南的理念、思维、行动为标杆,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立足苏南站位,就是要在理念思维上深度对标,另辟蹊径跳出过去的老套路、旧框框。苏南先进地区精选专业团队开展精准招商的做法给我市以深刻启示。今年年后,全市产业项目推进暨招商动员大会的召开,释放出强烈信号:因循沿袭的招商思路发生重大变革,变自下而上为全市一盘棋专题招商。“七个产业、七家牵头、七个突出”的“三七”招商模式下,各司其职、齐齐发力,激发出产业招商的强大动能。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专业招商的号角已然吹响,七个市直部门生龙活虎竞逐于招商舞台。

工作质效深度对标,着眼精益求精、务求实效。作为近几年我市制造业投资项目之最,孚能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奠基,仅用了97天。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这是令人振奋的孚能速度,更是时不我待的镇江速度。始终保持争第一、做唯一的昂扬锐气,持续弘扬重实干、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已然内化为镇江奋起直追的精神气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方兴未艾,深度对标苏南,亟待激活镇江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市与联想控股达成战略合作。联想之星·星云加速器项目正式落户,如今已初结硕果。

今年3月,首期镇江“双百菁英”科技企业家特训营圆满落幕。星云加速器负责人杨海涛表示,该项目立足帮助推动优质资源的链接,赋能给镇江本土企业,让他们在新兴产业链中,更好地立足发展。“比如在特训营的企业中,我们已先后帮助瑞祥新零售与斯诺物联对接到旷视科技的图像识别AI技术,帮助他们优化产品,提高竞争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城市竞争力和未来的关键因素。在去年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书记惠建林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上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自觉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提升创新热度和浓度,这也是镇江在苏南不落伍不掉队的关键所在。

生态更优:

“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连续三届承办国际低碳大会,推介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分享低碳行业的前沿技术,憧憬低碳创意的美好未来,低碳已然成为镇江最闪亮的名片。

低碳大会连续发布低碳发展“镇江指数”。发布指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称,“镇江指数”提供了开展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的标尺,并且正在创造国际低碳通用语言,致力扩大低碳发展的中国影响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女士更是对镇江寄予厚望,希望“镇江的实践可以在中国其他城市得到复制,镇江的经验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城市分享”。

低碳发展,绿色先行。绿色生态的基因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里。“城市山林、大江风貌”,是镇江独特的自然禀赋。主城区26座山体精心打理,按照“住户下山、建筑离山,草木上山、文化入山”的原则分步整治,先后建成开放式山体公园,“城市山林”由此有了“市民属性”。

西南片区是镇江的西大门,原先集中了小矿山、小水泥、小石灰窑等污染企业,如今实施整治搬迁和关停、生态修复后已然展露新颜。

化工企业陆续“入园进区”。去年全市以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为抓手减少落后化工产能,累计关停化工企业97家,其中2018年关停44家,化工企业入园进区率为56.8%,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领域,我市每年都将西南片区、东部地区、高资片区“三个片区”和“一湖九河”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生态腾出发展空间,镇江把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两山”理论变成生动现实。

人居更美:

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镇江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名篇佳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课本中收录有关镇江诗词、散文达65篇,常用3000个成语中有290多个出自镇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古城镇江被唐诗宋词反复吟诵,浸透着千古不绝的诗情画意。

镇江的山水禀赋、人文积淀等正逐渐转化为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和突破亮点。今年“五一”期间,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和宝塔山等“五山”景区接待旅游同比增长了七成,营收增长八成。真山真水的吸引力足够强大。但镇江仍在加紧补齐短板,瞄准“内容为王”发力。一批正在精心打造的恒大童世界、魔幻海洋世界等新业态旅游项目,将大大增强镇江旅游的远程号召力。

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履行基本民生兜底保障责任,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去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会救助“云”平台,这是集社会救助对象核(查)、管(监)、办(理)一体化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710元/人/月,保障水平位居全省第五,临时救助、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和孤儿养育标准实现同步增长。

彰显以人为本,居住环境持续优化。去年太古山路竣工通车,团山路西段城市化改造主体贯通,完成新西门桥危桥改造,大港水厂一期具备试运行能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对中营、朱方路等五大片区进行品质提升,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受惠群众近两万人。聚焦共建共享,持续推进“城市双修”,镇江人居环境“颜值”越来越高。

春潮澎湃处,扬帆正当时。江苏发展大会如期而至,为镇江搭建了合作共赢的平台。群贤毕至,群策群力,共叙乡情,共谋合作,汇智聚力的镇江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必将创造更有前途、更加美好的未来。(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