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品牌——高墙外的救赎与重生

今日镇江讯  13日,是扬中油坊镇社区服刑人员小林解矫的日子。在这最后一次面谈日,他拿着几年来获得的专利证书来到司法所。小林说:“这些成果不仅是我重新站起来的见证,更凝聚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我的关心支持。”

3年前,小林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个月,缓刑2年,在扬中市油坊镇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小林一直从事电器维修工作,喜欢搞些小发明,起初只是当作个人爱好,偶然的一次机会帮单位成功申请了一个专利,大大激发了他的积极性,萌生了申请属于自己专利的想法。小林母亲半身瘫痪,一到冬天双腿冰冷刺骨,常见的电热毯、热水袋解决不了保暖的问题,为了让母亲少受罪,他研究起了“水暖毯”。谁知刚刚起步不久,他就因为一时冲动“锒铛入狱”。

一次小林在和司法所工作人员面谈时候说起了他为公司申请专利的事。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鼓励他继续努力,并提供了许多帮助。2017年2月,他申请的“水暖毯主机水箱”专利被成功授权,油坊政府还给予他表彰和奖励。目前,小林一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生活、家庭也逐渐步入正轨。

入矫之初,在面对儿子中考失利、妻子住院、母亲病情反复、还房贷等重重压力下,每个月司法所的面谈成了小林抒发压力和倾诉的渠道,还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疏导。在他取得专利却经营无门时,司法所联系招商办为小林拓开销售渠道,使得“水暖毯”成功走上市场,目前已经与湖南一家公司合作,大范围投入生产销售。

在小林遇到信息闭塞和技术壁垒时,司法所联系科技办、人才办,为他提供专业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在社区矫正期间,小林积极参与司法所“新生万里行”公益项目,陪孤寡老人过年、做元宵送给贫困老人、参加阳光公益学堂、“七彩书袋”公益活动……

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王勇军表示,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是高墙外的救赎与重生,全省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6000人左右,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占了监狱罪犯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我市自2005年5月起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18381人,解除矫正16735人,现在册1629人。我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强化机构队伍建设,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建立了“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中心设有入矫报到信息采集室、入矫宣告室、集中教育室、心理矫治室等,社区矫正工作有着较高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志杰表示,近年来,我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打造了一批具有镇江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品牌。我市在全国首创社区矫正协会,我市相关做法被司法部写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一书,被《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作为成功经验向全省推广;率先在全省开展“恢复性矫正”,其成功案例在司法部举办的中美“犯罪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上作为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创新经验予以交流;在全省首创“社区矫正结构化监管机制”,将社区服刑人员每周一次电话汇报、每月一次当面报告、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和心理矫治的具体时间进行固定,实现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由柔性管理变为刚性管理,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其做法被《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经验做法》一书收录;在全省率先出台《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对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工作档案、电子档案应当存入的文书和材料进行了详细规定,《档案标准》的出台对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档升级起到了积极的牵引、促进作用,创新创优工作机制。

我市还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矫治志愿者”镇(街道)全覆盖,“心理矫治志愿者”在个案心理咨询、疗愈心理障碍、矫心矫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矫治效果;在全省首创“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招募注册社区矫正志愿者559人,开创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形式灵活、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全省“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其做法被省文明办评为 “文明江苏”志愿服务行动创新成果二等奖。

陈志杰介绍,市司法局还联合公市检法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衔接配合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有效解决适用前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矫正执行等环节存在的疑难问题。与公安部门通力协作,对脱逃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抓捕。与市检察院一起出台《关于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协调协同部门配合,这些做法都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富俊

编辑:贺莺

(作者:笪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