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苏南六县(市、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 为全国发展探路

视觉中国 供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为全国发展探路,不仅是中央一贯要求,也是自身发展使命。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常州市溧阳市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落实这一决定的工作布置会,5月23日在南京江宁区举行。

六县(市、区)试点,为全国发展探路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共同愿景。”江苏省委研究室专家指出,考察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是重要指标。《中国现代化报告》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定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大致相当于世界银行提供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低标准)。综合来看,人均GDP3万美元左右,可视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省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万美元,居各省区之首,其中苏南地区2.2万美元,达到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0美元。据测算,到2035年江苏人均GDP将达到3.5万美元以上,预计可以达到目前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然而现有的现代化理论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在一个国家内部一个区域能否率先实现现代化?“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如何互动,不仅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践探索。

全面小康,是建设基本现代化前提条件。江苏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实践已经证明,不同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有先有后,与此相应,开启现代化进程也不可能是同步的。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不仅整个现代化进程要划分为不同阶段,实施中也要采取“区域推进”的方式。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党中央对江苏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直寄予厚望,赋予了江苏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索的重要使命。”江苏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早在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当前我省选择苏南部分县市区进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试点,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果,也是区域发展非均衡规律的表现形式。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体现中国特质优势

当今世界,只有欧美、日韩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不到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有14亿人口,比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多4亿。在14亿人口的国家里建设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没有完全现成的路子可走。

“勇闯‘无人区’,六县(市、区)要先行。”江苏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江苏省苏南地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开放优势突出,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事业相对发达,选择苏南部分县(市、区) “先行先试”,旨在通过局部地区的现代化实践,为全省、全国的现代化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苏南“众小虎”实力强劲, 现代化建设无不“跃跃欲试”,为何选择了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常州市溧阳市这6个?江苏省有关部门解释说,选取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二是兼顾不同类型的行政单元,可以包括县、县级市、成建制转为的区,也可以包括国家级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具有产城融合形态的行政单元;三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发展特色,通过试点可为全省分类指导开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比如,试点县市区中江宁区枢纽地位突出、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实力雄厚,拥有若干重大创新平台。昆山市连续14年位居百强县市排行榜榜首。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经过25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一流园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江苏溧阳市生态经济上成效明显,正着力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

现代化建设试点试什么,如何试?“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又要体现中国特质和优势,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魅力,从五千年的文明滋养中成长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形态。”专家介绍,试点将在六个方面展开: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和人的现代化。

打破“孤岛式创新”,探索“普遍性规律”

走“先发之路”,为“全国探路”,江苏省苏南6个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区)重任在肩。

所幸,这6个试点地区历史上就很辉煌,有的还是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从“乡镇企业”到“外向型经济”,从“昆山之路” 到“四千四万精神” ,改革创新,已融入这些地区的文化血脉和发展基因。

苏州工业园区是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开发区。“我们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三连冠,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均GDP4.77万美元,单位GDP产出8.58亿元/平方公里,研发支出占比达3.5%。”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宏说,虽然现代化特征在园区体现很多,但园区也面临产构不够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将推动开放与创新、创新与产业、产业与城市“三大融合试点”。

江苏省江阴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中国制造业第一县”,还是集成改革试点县,经济实力雄厚,但对照现代化建设试点的六个方面,市长蔡叶明更多地却是谈不足、补短板。“我们要补创新之短、文化之短、生态之短,重塑‘江阴板块’优势,建设群众满意、百姓认可的现代化。”

背靠南京,江宁创新经济和城乡统筹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示范,我们不仅要做优‘必答题’,还要做好‘附加题’。”江宁区区长严应骏表示,除了六个方面试点外,江宁还把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作为“特色任务”,推进枢纽交通、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重点商圈、城市景观“五大建设”,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再做一道“综合题”,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集成改革、美丽乡村、文化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全域创新样本”。

开展现代化建设试点,江苏省鼓励6个试点地区勇争“第一”和 “唯一”,再创“领先”和“率先”,但这个“第一”和“率先”不是自身固有的区位和资源、争取的优惠政策,而是在已有基础上,注重普遍性规律的探索,打破“孤岛式创新”, 树立系统思维,实现“集成超越”。

“这不是‘造盆景’,而是‘种苗圃’。试点地区通过两年左右的探索实践,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内涵、路径进行开创性、示范性探索,试出生机活力强、可普遍移植的好经验、好做法来。”江苏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交汇点记者 顾巍钟

来源:新华报业网

编辑:阿奎   

(作者:顾巍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