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穷的原罪

我有一个朋友,全国top1的本科硕士,从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而言,都是同龄中的佼佼者。

但她每次谈到自己的人生,都唉声叹气。

她说,高考前,她去咨询了这个学校负责招生和志愿填报的老师,老师问她,你喜欢什么方向的专业,她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明确,于是老师给她推荐了政治系。

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周围的老师、同学,谁也没办法给她说清楚政治系究竟是学什么的,毕业以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当时的网络也远远不如现在发达,她只好迷茫地接受了招生老师的建议。

经过漫长而枯燥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她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个专业,于是决定不再念博士而是出来工作,当时摆在她面前的路却并不多,其中最符合世俗认同的就业渠道是去机关。

同样的,她的父母、亲戚、老师、同学,也并没有人可以告诉她政府机关的深宅大院里是在做什么,是每天擦桌子拖地端茶倒水,还是打印资料撰写材料发放通知,这份工作的前途是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还是百无聊赖混吃等死,她毫不知情。

迷茫的人生选择和知识眼界的碰撞终于在几年后达到了高潮,当她最终明白自己并不适应机关的枯燥环境和缺乏创造力的工作氛围,想要改变职业状态时,却发现已经在职业生涯的岔路上走得太远,无法回头。

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眼界,一个人的智商、学习能力可以出类拔萃,但眼界往往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天花板。

但眼界是什么呢?

“90后”的眼界相比我们那时已远远不同,试想一个家庭环境殷实、父母均是精英阶层、从小出国游学、热衷参加社会活动——并且有大把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的小孩,在他选择大学志愿时,会因为信息和眼界不足而感到迷茫吗?

绝对不会。

即便他们自己感到力有不逮,父母、亲戚、老师,周围所有的良师益友都可以为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和丰富的经历,协助他们作出最优的选择。

我们这一代眼界的缺乏,其实是长期以来普遍化的贫穷所导致。

我曾经在上一篇讨论贫穷的文章里讲过一个发表在《Science》上的关于贫穷与心智能力关联性的研究,种玉米的低收入农民在面对高额的汽车修理费时,其处理能力和认知水平要远远低于高收入人群。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能处理好符合自己生活水平的事物,收入越低,其所能处理的事情越少。倘若让贫穷的我们去坐王健林和马云的位子,我们一定是捉襟见肘的。

网上有一个关于贫穷问题的回答,答者说,他的妹妹曾经在刚进入大学时获得了去新加坡留学的机会,他们一家商量之后,拒绝了这个机会。一是担忧留学费用太高家里无法承受,二是没有人有出国经验,对出国留学感到有些恐惧。他们怯懦到甚至都没有勇气去学校咨询一下,留学究竟是公费还是自费,家里需不需要掏钱。

这就是贫穷与心智能力关联性的最好案例。

贫穷剥夺了患病者的求生本能,剥夺了底层平民的礼义廉耻,剥夺了有能有智者的发展空间,剥夺了愚昧民族启智的可能,甚至在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后,抠门、贪小、裹足不前仍然是许多已经富裕起来的阶层的深刻烙印。

从来没有什么高尚和卑贱的灵魂,也没有贵族与愚民的天堑。人性并无区别,只是贫穷在作祟。(文/高小琪 编辑 沙艳秋)

(作者:沙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