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创刊20周年特别报道】晚报创刊,一炮打响!

20年前的那个秋天对京江晚报第一任总编辑林少麟来说,期待中有点紧张,不安中又充满向往,因为镇江历史上首张晚报即将孕育而生。在晚报创刊20周年来临之际,林总回望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申办:顺应形势应运而生

“从江苏各地的晚报办报时间看,京江晚报创刊的时间不算早,也不太迟。”林总参与了晚报创刊整个过程,对当年城市生活类报纸的发展了如指掌。

为何赶在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京江晚报?

林总娓娓道来。

20年前,在传媒界,纸媒如日中天,处于霸主地位。上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多了,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能力逐步提高,适应着这样的变化,晚报、都市报纷纷涌现。

晚报、都市报创新办报理念,无论从报道的内容,还是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打开了报业的一片新天地。这些报纸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更带来了丰厚的广告回报。

从报业发展看,当时迫切需要拓展空间,壮大实力,创办晚报便成为纸媒的必然选择。各地办报风起云涌,一家家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办起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多数晚报、都市报办得红红火火,其发行量、广告收入及影响力等大有超过母报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镇江日报自身发展壮大的需求急切地呼唤创办自己的子报。当时报社决策层已提出组建报业集团的办报理念,创办晚报摆上报社的议事日程。1994年,报社正式向新闻出版署、省新闻出版局打报告申办京江晚报。

好事多磨。新闻出版署发现镇江有张《消费文摘报》,便提出能否利用它的刊号,转办成晚报。《消费文摘报》当年是贸易局主办的报纸,在随后的谈判中,林总一直参与其中。1997年上半年,终于取得突破,双方握手达成协议。随后报社立即向新闻出版署提交正式转办晚报的报告。

1997年9月,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朱正伦率队到北京作最后的争取。1997年9月23日,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消费文摘报》更名为《京江晚报》。申办四五年的《京江晚报》终于有了自己的刊号!

创刊:两月办了份新报纸

1997年11月初,市委任命:林少麟同志为《京江晚报》总编辑。接到任命的林总还收到一笔20万元的晚报开办费,在光荣与梦想的同时,他更多地感到沉甸甸的担子。这是第一笔拨款,也可能是最后一笔拨款,今后一切都要靠自己闯市场了。

此时离正式创刊不足两个月,林总面临没人、没房、没钱的困境,“办公房还是毛坯房,开办费连装潢都不够”。晚报筹建突然提速,各个环节高速运转。凭着创办镇江第一份晚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全力以赴。

镇江日报社选调了首批7名广告、发行及采编骨干参与筹备,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招聘人员、组建部门、准备发行、争取广告、印刷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展开。从社会公开招聘的记者编辑经过5天的速成培训,12月上旬便拿起纸笔参加采访。首期试刊千呼万唤始出来,翻看散发着墨香的晚报,林总自我感觉还可以。

为了看看新报的效果,他发动当时晚报所有的20多人分成几组,头戴小黄帽,身披绶带,按片区到街头送报。有时白送的报纸人家也不要,有些大爷大妈以为这是广告,接过报纸随手一扔。当年的12月,晚报共出了四期试刊,由于没有广泛宣传,知道的人还不多。

1998年1月1日晚报将正式创刊!倒计时开始了,采编、经营等部门不分昼夜连轴转。20年后的今天,林总对当初创刊时的艰辛仍然刻骨铭心:“那段创刊的日子不堪回首,两个月时间办张报纸,现在想来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除了所有晚报人努力拼搏外,市委对创办京江晚报高度重视,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朱正伦对晚报创刊倾注了很多的感情和心血,从政策制定、体制机制、具体栏目等都予以具体的关心和指导。镇江日报社的领导也对晚报的创刊全力支持,时任社长、党委书记的李祥盛提出创办晚报的设想和方案,总编辑欧阳箐主持了晚报申办的整个过程。林总在采访时特意提到,非常感谢晚报初创时期的搭档花有文和范德平两位同志,他们为晚报的创办作出了很大努力。

办报:耳目一新一炮打响

时任市委书记方之焯在创刊前夕来到晚报,寄语:“京江晚报要一炮打响。”创刊后,随之而来的天天出报、发行、广告等压力常常让林总睡不着觉。

最直接的是来自市场的压力。由于当年邮局发行季已过,晚报决定从1998年4月1日起正式由邮局发行。创刊最初只是靠关系订出一千多份,为了扩大影响,多出来的报纸请各社区帮着送到各家各户,同时许给报贩卖报兜底的承诺。看到退回来的报纸堆了一地,林总深感市场无情。

宣传报道的压力也不小。晚报怎么办,办成什么样的报纸,既让上级领导满意,又能让读者满意?林总坦言,这是多年报人生涯中遇到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他明确要求,晚报与日报必须有所区别,不管是时政类还是社会类新闻,晚报都要刊登写法新颖、百姓喜闻乐见、具有晚报角度和风格的稿件。

“京江晚报,镇江人自己的晚报。”这句当年打出的广告语读来洋溢着几分自信。京江晚报只有更多关注民生,才能赢得读者的喜爱。晚报所有栏目、版面、采写等都尝试着从民生角度、群众关心的问题出发,写大众关心的民生事,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之成为一张接地气的新闻纸。

抢新闻成了晚报记者的自觉行动。林总认为,作为地方媒体,地方新闻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大地方新闻的刊发量。在新闻采写上,晚报必须追求独特性,鼓励独家新闻,多写现场感强的稿件,并力求时效,以“快”制胜。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震惊世界。当晚11时许,林总看到相关新闻,当机立断,将出报时间提前,并大篇幅做足文章。经过采编人员一夜的工作,次日一早,通常在午饭后与市民见面的京江晚报已新鲜出炉,摆上报摊,成为当天上午报摊上报道美国遭遇恐怖袭击最详细的纸媒。市民一睹为快,纷纷称赞晚报报道真快!

京江晚报一纸风行,当天发行量创下新高,仅零售就达到了近两万份。

让人耳目一新的京江晚报,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场: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晚报创刊后一边送报,一边征订。到1998年4月1日正式发行时,已订一万多份,这还不包括零售。“短短一个季度,能争取到这些订户,真了不起!”林总感慨道。

京江晚报一炮打响,发行量与日俱增。零售也开始起步,在市区及郊区设立上千个零售点。这样的成绩单来之不易,他坦言,当时有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在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打不开市场,意味着离关门不远了。“市场永远是我们的命脉所在,是我们的生命线”。

林总感叹创办晚报后自己的变化很大,“在新形势下办报,既要有报人的风骨,又要有商人的精明,还要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否则,就会守着报纸喝西北风”。

开始晚报广告不多,有时还要靠关系过日子。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晚报的影响力也在提升。创刊第一年,晚报便实现赢利。

初闯市场,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林总的心始终悬在市场上。除了不断提高办报质量,还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做文章。1999年,晚报组织自办发行队伍,提出“晚报送到家门口”的口号。

新报新气象。晚报在用工机制、内部激励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公开招聘招聘采编、经营等人员,择优录取,并在奖金考核上拉开档次,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上班签到、反差错等一系列新举措也随之推开。

改革兴业,迸发活力,晚报很快在市场站住脚,成为镇江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期待:健康发展越办越好

创刊初期,晚报常常灯火通明,新老报人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扑在报纸上。大家都很自觉,工作量就是要求,不需要领导督促检查。“大家劲头十足,心里想的就是要把晚报办好。”在晚报会议室,林总再次谈及当年创刊时的那种氛围和场景,心潮起伏。晚报当时每年召开家属会,并到外地回访记者编辑家庭,让大家感受到晚报大家庭的温暖。

虽离开晚报多年,林总仍心系报纸。他认为新闻为王永远不会变,同质化竞争大大损害了报业的竞争力。他曾经想过,京江晚报能否办成一份纯粹报道地方新闻的报刊,但仅仅是想法而已。“我们不妨异想天开,脑洞大开,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他建议,思想再解放一点,思路再拓宽一点,禁忌再少一点,始终坚持创新为先导,寻找一条晚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希望晚报平稳健康走下去,衷心祝愿晚报越办越好!”林总发自内心地期冀着。(来源:京江晚报记者 沈春来 编辑:李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