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腾笼换鸟”优化发展新空间

今日镇江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述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一句话:“土地是财富之母。”随着城市的快速拓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家划定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的大背景下,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以来,丹阳市委市政府通过增存挂钩、“腾笼换鸟”,建立了“僵尸企业”的退出体制,从而唤醒了沉睡多年的闲置低效用地,一下子腾出了1500亩土地资源,从而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新空间。

对于丹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来说,每年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分配上级下达的土地计划指标。如去年的指标数是1100亩,在除去道路、基础建设、学校和医院等刚性需求外,最后只剩下700亩左右产业类项目用地。而各乡镇申请的土地指标多则6000亩,少则也有1000亩。

面对“僧多粥少”的土地供应矛盾和“杯水车薪”的计划指标,丹阳市委市政府把目光放到了盘活存量上,通过增存挂钩,“螺蛳壳里做道场”,精打细算腾土地。一方面通过关闭位于延陵镇东皇村砖瓦窑厂,一下子“多”出了180多亩土地;另外一方面通过村庄布局调整,建立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方式,把老宅基地变成了良田。如丹北镇管山村原来居住分散,现在撤旧建新,从原来占地180亩到现在只要80亩,另外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方面“僵尸企业”“占着茅坑不拉屎”,让金贵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引进的高科技企业“无法立足”“嗷嗷待哺”。今年上半年,丹阳市委市政府通过土地转让、法院裁定等方法,一下子让60家“僵尸企业”退出了市场,一举腾出了980多亩土地。如通过进入破产程序的圆通公司的先行处置,把占地37.5亩的烂尾没封顶的厂房盘活了起来,而“接盘侠”是引进的一家常州高科技企业,现在这家专门为高铁配套生产的企业已经全面投产;同样,停产已经10多年的润州纺机厂闲置厂房也通过政府收购,转让给了沃得集团,为沃得农机下一步的规范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尽快唤醒沉睡多年的土地资源,丹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简化程序、缩短流程、专人代办、降低规费等“非常手段”,实行“一条龙”服务,让企业“足不出镇”,只要在各镇的分局里“挂号”、完备好材料,所有手续都由分局全程代办,测量等费用全部减免。

“现在丹阳还有22家窑厂,到今年底将关闭17家,仅此一项,至少可盘活1700亩土地;今年已批产业类项目用地635亩,按每亩不低于300万的标准算,激活民企投资近20亿元,另外通过经营性土地的拍卖,政府还将得到35亿的‘真金白银’。”该局负责人如是说。 (全媒体记者  张辉)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