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是《常青树》的伯乐

《常青树》是市老年大学文学社刊物。晚报是《常青树》伯乐。现在的《常青树》已成了学校的品牌,学员是晚报的忠实读者和作者。

十年前,市老年大学开设写作指导班,20多名爱好者成了同窗,学员中有好多都订有《京江晚报》,上课后,他们发现我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晚报《江花》版面,便推选我为班长。为了鼓舞同学们的写作热情,我建议班级搞个班刊,于是《常青树》诞生了。

《常青树》第一期的稿件是我和几个学员采写的有关大圣寺的稿件,获得了当时国家民委贾又成调研组的赞扬。《常青树》一炮打响,学员们受到了鼓舞,大家对于写作充满了热情。经过评选,好的作品被推送到晚报。当时晚报“江花”版面编辑戴仲尧老师亲自审视,符合要求的录用,不合要求的也提出修改意见,学员们投稿的信心更足了。

很快《常青树》由班刊发展为文史系系刊。报社资深记者、退休后在老年大学任学员的李明山成了《常青树》不是顾问的顾问,老李不愿在刊物中担任职务,但表示“永远是常青树人”。他与当时晚报“江花”版面负责人陆渭南、沈春来老师,对《常青树》的稿件认真修改,多篇文章见报之后,常青树人便把投稿晚报当成习作方向。

学校迁到双井路之后,李明山从学员升为学校办公室主任 ,学校组建文学社,《常青树》升格为学校刊物,社长、主编分由束端祥和李德柱担任。李明山对常青树人作了两次写作讲座,镇江解放60周年时,晚报整版刊登常青树学员的文章,晚报人成了《常青树》的伯乐。

四年前,《常青树》从复印转型为铅印,每期刊字数有约十万字,实现写稿人、稿件质量的双飞跃。以赵惠如、王礼刚为首的《常青树》人不负众望,他们视常青树人为兄弟姐妹,经常组织他们户外活动、参观名胜古迹、搞笔会,写景陶冶情操,访古传承文化,走访先进人物,宣传正能量;还主动与晚报建立了亲密关系,争取伯乐们的指导。晚报编辑记者也经常参加常青树人等组织的笔会、采访等活动,并现身说法,给予写作指导。

文学社人不断笔耕,《常青树》编辑认真审视,优秀作品向晚报投稿,培养一批高产作者。

常青树人感谢晚报,感谢“江花”,感谢伯乐的扶持。(作者:李德柱 全媒体编辑:戴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