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援疆手记⑧ | 63团印象:驯服风沙的绿色奇迹

今日镇江讯  苍茫大漠里,激发出改天换地的豪情。风沙肆虐中,演绎出人进沙退的奇迹。这就是以沙为家、以林为伴,兵团四师63团沙林人谱写的热血澎湃的绿色史诗。

63团团部所在地

历数四师18个团场中,63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跟随垦区报同仁造访63团时,沿途的沙质土壤像极了沙漠化的边缘地带。没错,63团就地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塔克尔•穆库尔的名称本身就是寸草不生的意思。这里并不适合生存发展,在垦区报同仁的娓娓道来中,半个多世纪以来那段可歌可泣的治沙壮举如在眼前。

“黄沙滚滚不见边,风吹沙起不见天”,曾是塔克尔•穆库尔沙漠的真实写照。彼时,一场狂风可吞噬7万亩耕地和渠道。这样的地方别说发展经济,就连生存也成问题。可48公里长的边境线,决定了它特殊的战略地位,也就决定了63团人要在这块拒绝生机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与风沙必须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顽强抗争与殊死较量。

沙林之歌雕像

在63团团部广场上,弯腰开垦,挥镐扛锹,一座名为“沙林之歌”的群雕再现了那段战天斗地的岁月。它们浓缩在团场团歌“沙林之歌”里:“是谁在沙漠里耕种,是谁在界河边守望,挺直腰杆,如白杨一般坚贞,扎下根须,像红柳一样顽强,那是咱改天换地沙林人”……

上世纪60年代,一批批有志热血青年和转业军人响应国家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塔克尔•穆库尔沙漠开发这片亘古荒漠,肩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创业初期,军垦第一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住草棚、地窝子,吃杂粮、窝窝头,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架桥修路,挖渠引水,植树造林,开荒造田。

沙林冷水鱼造型

面对风沙肆虐,酷暑严寒,干部职工抖擞精神,奋力拼搏,像红柳一样百折不挠,把根深深地扎在沙漠深处。雪水灌良田,沙漠变绿洲。几代军垦人洒热血、献青春,开垦良田,绿化造林,修建沙漠水库,一座崭新的军垦新镇在沙漠腹地崛起,成为镶嵌在沙漠中的一颗明珠。

团部广场沙林西瓜造型

无论是鱼儿跃起的雕塑,还是沉甸甸的西瓜造型,所有这一切都昭示了这里的繁盛与富饶。63团援疆干部韦刚告诉我,经过三代兵团人的努力,63团现在修了9座水库,开垦了10万多亩良田和10万亩的林地,创造了人进沙退,变沙漠为绿洲的奇迹,实现了“冬蓄春灌、夏蓄秋灌、库内养鱼、库外放牧”的理想。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足,沙土地里长出来的西瓜甜瓜糖分特别高。尤其沙林西瓜更是美名远扬。在伊犁乃至新疆,沙林西瓜已经成为响当当的西瓜品牌。

韦刚(左二)陪师市领导和客商在项目现场考察 资料图

尽管已经逐渐下市,但啃上一口沙林西瓜依然甜爽可口。就在今年7月20日,西瓜节拉开帷幕。韦刚专门联系人设计了标识。今年评出的瓜王重量不到15公斤,略逊于往年。“不过该给的数百元的奖励依然不会少。西瓜节也确实办出了声势,吸引了万余人参加,带热了西瓜的销量。”

眼下,他正忙活于63团下辖民族连队16连的供暖试点改造,“过往烧煤供暖既不利于环保生态,也存在煤气中毒等安全隐患。目前根据用电成本等因素,正在电锅炉、电热膜等几种方案中比选,争取近期确定后尽快安装设施,保证接下来如期供暖。”

韦刚基层走访 资料图

援疆两年多来,韦刚说,他深受“沙林精神”的感染,更以此鼓舞和激励自己,并用“援疆干部”这个金字招牌来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援疆干部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援疆将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镇江报业援疆记者 陈志奎)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