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莲庵街角落有块不起眼的“省会建设”界碑 这里正在拆迁,界碑背后故事逐渐浮现

今日镇江讯  今天(29日),有热心市民崔厚明先生找到记者,称在会莲庵街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界碑,因为那里正在拆迁,他想知道这块界碑有没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如果有的话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妥善地加以保护。记者随即进行了走访。

会莲庵街有块“露头”界碑

记者在崔先生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会莲庵街,才进入巷口,就发现周边建筑的墙上刷着很多巨大的红色“征”字,原来这里正在进行拆迁,而且巷口的几家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残坦断壁。

走到会莲庵街2-1号附近时,在崔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终于找到了那块仅露出地面20厘米不到的界碑,它“呆”在一处外墙的墙根下,因为地理位置太过隐蔽,所以路人几乎不会注意到,也很难被不熟悉环境的外人发现。

这块“露头”界碑藏在正在拆迁的会莲庵街的一处角落

界碑左侧面可见清晰的“省会建设”字样

那么,崔先生是如何发现的呢?原来,今年71岁的崔厚明有每天散步的习惯,他家住在大西路,每天的锻炼路线是沿钓鱼巷、北水关、会莲庵街、北固山公园这一条线散步,每天都从这里经过,慢慢地对这块“露头”界碑产生了兴趣,很想知道有没有保护的价值。而且现在会莲庵街正在拆迁,这块区域人多手杂,他生怕会有古玩贩子对这块界碑感兴趣,到时候就很难说了。

界碑正面最为模糊,依稀可看出“68”字样

界碑背光处为“B.M.”字样

那么,这块界碑到底长什么样呢?记者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因为是紧贴墙根,所以地界的侧面只能看到三面的状况,界碑右侧上端的字最为清晰,上面刻的是“省会建设”四字楷书字体,而界碑前侧的印迹最为模糊,上面只有依稀可辨“68”的阿拉伯数字,而界碑左侧也刻有字体,因为背光,需要仔细辨认,记者发现上面刻的是“B.M.”的字样,似乎像是某种中文称谓的缩写形式,但是也无法进一步肯定。整个界碑为水泥质地,而并不是民国年间惯常用白石刻制的。

从这块界碑上三面刻的内容来看,“省会建设”四字是最具有说服力和指向性的内容,也因此,这是一块“省会建设”的界碑,时间应该是在民国年间。

梦溪园里找到“孪生兄弟”

事情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剩下的事就是告知文物部门,请他们来对这块界碑的价值进行认定了。

于是,记者将拍摄的界碑发给几位认识的文史爱好者,请他们看看有什么价值,结果大家都说没有看过,但是有一位文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线索,说好像在梦溪园里也有块这样的界碑,但是不太确定。为了掌握更多的情况,记者立刻去梦溪园一探究竟,结果就有了新的发现。

在梦溪园东侧的回廊下,堆放着不少老石碑。记者欣喜地发现,这其中就有一块界碑,其“格调”几乎与会莲庵街的“露头界碑”一模一样,两者基本上就属于“孪生兄弟”。

梦溪园里界碑上的“省会建设”字样

幸运的是,这块界碑是完整无缺的。只见这块界碑整体呈楔形,上小下大,记者量了一下,整体高度约为60厘米,上沿约15厘米,下沿约20厘米,采取的是水泥浇铸,整体重量约在40公斤。其四面都有刻工:一面刻“省会建设”,一面刻“工程处”,一面刻“B.M.”,一面刻“87”。

梦溪园里界碑上的“工程处”字样

梦溪园里界碑上的“B.M.”字样

据梦溪园陆主任介绍,堆在回廊下的老石碑基本上都是附近工地建设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因此保存得不错。对“B.M.”的含义,陆主任也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可能是当年的一个英文缩写。但是“省会建设、工程处”的英文翻译过来是Provincial Capital Construction Agency,似乎于此并不匹配,陆主任认为可能是当年的“提法”与现在不同;而“87”则比较容易理解,应该是省会注册过的第87号界碑。

梦溪园里界碑上的“87”字样

会莲庵街的界碑应何事而立

听说记者又找到了一块高度相似的界碑,崔先生也很高兴,但他更感兴趣的是,会莲庵街的这块“省会建设”界碑应何而立?

所谓界碑,或称界石,是一种边界标记物,是用于辨别一个地区与另外地区之间的边界位置和走向,大到一个市、县的地界,小到一个村庄或是家里老宅的边界。那么,他们是因何而立呢?对此,记者又请教了几位文史爱好者,他们介绍,这种重要性的界碑一般是用于城市重大基础性建设的时候,会进行一定的地理位置和界限的标定。

据地方史料记载,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将镇江定为江苏省会,第二年政府即着手改造旧城区,并陆续制定一系列有关建设计划。但是,当年镇江仅仅是一个府城、县城,要改造成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项工作非常艰巨。当时,镇江尚保留明清时期县城模样,四周筑有长760米的城墙,城里通往城外有四道门,东门名朝阳门,南门名虎踞门,北名名定波门,西门名金银门,每个城门外有护城河,河上有桥。

那时,城南城北还建有关河的出入口,分别名北水关和南水关。城内的道路和建筑基本上还是清末老街坊的状况,“旧有街道,曲折狭隘,城内仅有大街一条,由南门通至西门”,狭窄的巷道连一辆小汽车也难以穿行,故民间为“五条街,挤不开”之说。而当时,省会计划要修建的马路有十多条,拟改造、扩建的街巷有42条,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停止。

再结合会莲庵街这块界碑的具体方位,有文史爱好者分析,此界碑的设立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为了准备修筑附近的马路,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修筑通往北水关关河的下水道而设立,但是当年具体是哪种情况,目前尚不得而知。

我市与“省会建设”相关实物并不多

今年刚好是民国省会迁镇90年,也是民国省府迁出70年。在镇江的近代史中,民国省会这一段,既是镇江历史中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也是江苏近代史中的重要篇章。

而当年之所以会用“省会建设”的提法,记者通过多方查证,也找到了一些民国史料:“1929年2月,省会建设委员会成立,江苏省政府自南京迁镇,主席钮惕生,同年九月,发起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经省府委员会决议,推钮惕生、缪斌、张寿鏮、王柏龄、何玉书、陈和铣、陈中孚为委员,并推钮惕生为主席委员,委康时振为总务处长,唐英为工程处长。12月23日启用印信,11月11日开始办公,其组织除委员七人外,设参事会,聘参事11人至17人,置专门委员3人至5人,担任工程计划及审查验收事项,会内设总务工程两处,各设处长一人,处员技士各若干人。”而这就是当年“省会建设”的全部人马班底。

也就是说,从1929年9月至1930年初这一阶段,省会建设机构是省会建设委员会,成员都是省府委员。在省会东迁之初,省会建设自然是省府的一项重大任务,确实需要一个高规格的机构来“拉大旗”和“派生活”。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在一个小小的界碑上也会刻着“省会建设”的大名。

实事求是来说,省会迁镇的这段时期,镇江从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一个小县城到一个省会的华丽转身:城市道路通畅了,其间还建成了全省第一条柏油马路,镇江出现了蚕种场、学校、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这一切的变化,可以说与当年的“省会建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但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市与“省会建设”相关的实物并不多。目前屈指可数的只有北固山中峰的“气象台”旧址,京口饭店内的“省庐”、解放路与健康路交会处原江苏省长途电话交换所等为数不多的建筑。而当年埋在地下的大量的“省会建设”界碑,目前能找到的,只剩下这两处了。对此,崔先生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对待这块界碑,妥善加以保护。(全媒体记者 竺捷 文/图)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