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今日镇江讯   发展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撑。镇江作为全国医疗改革的试点城市,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群众就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如何将这一民生工程做好做实?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支招,希望我市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台联界别市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社区居民中有83.3%的人表示去过社区医院就诊,与目前我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超负荷状态相比,社区医院具有就诊人数少、挂号取药方便、候诊时间短等优势。然而我市社区医院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大医院情结”制约社区医院发展、“医疗设备”与“医生数量”短板成阻碍居民选择社区医院的两大障碍、社区医院诊疗水平尚不能满足居民更多期盼。因此,他们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医院建设,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实施与大医院之间优势互补,创新服务模式与方法,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自己也有了“私人医生”,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社区居民。

市政协委员刘彤带来的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进、培养”的提案。她建议灵活运用有关政策促进卫技人员队伍稳定,强化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区级层面在职培训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临床进修及在职培训,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轮训,不断更新知识,解决知识老化问题,选拔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卫技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用5年左右的时间,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打造一批学科的带头人。”同时,借助外力提升技术水平,吸引上级医院退休技术骨干到我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余热,指导基层卫生院开展各种医疗活动,深化人才招录改革,释放政策活力。

作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市人大代表杨凌认为,我市在加强“两网融合”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共治共建共享,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目前还存着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支持和参与度不够、双向转诊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我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她建议,构建基层卫生服务的新格局,“切实履行政府职能,采取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力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完善群众参与基层健康管理的相关措施,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同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市政协委员夏蓉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能很好满足居民新的健康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社区卫生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进一步提高,如疾病的后期康复、饮食营养健康咨询、家庭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上门医疗护理的服务、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居民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等,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难以有效满足居民这些新的健康要求。”所以,她希望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营养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营养科进行健康咨询干预服务,有利于完善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提供养生与健康咨询服务,同时可开展社区居民孕产期综合培训活动,加强社区各类慢性病人管理,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升居民健康服务水平。”(全媒体记者 孙晨飞 姜萍 林兰)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