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设计的生活

微信上有人调侃说,自从认识了马云,就获得了两大成功:登录成功、支付成功,还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车:购物车,也明白了人生最大的不足:余额不足。延伸开去,像我这种住在城市边缘的懒人其实早就进入了美团、京东、苏宁易购等等给我设定好的全新的便捷的生活模式中了,并且甘之如饴。

有调查表明,现代人平均每隔4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每天平均看150次。有1/3的人声称,他们宁肯没有私生活,也不能没有手机。这种调查权威性多大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越来越依赖,而且是毫无警觉性的依赖。近年来此类调查很多,甚至精确到几分钟内你会看多少次微信,等等,我觉得这种调查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暗示,这些数据从何而来,可信度有多少,都不再重要,它的作用就是用铺天盖地的方式明里暗里地将它想要表达的东酉灌输给我们。说得简单点,就是洗脑。久而久之,这种概念就在我们的脑海中生了根,成了我们的自觉行为。

我们对手机的上瘾症或强迫症,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认知心理学家界定为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说得难听点,这就好比农人喂猪时喜欢敲敲食盆,时间长了,不用你吆喝,再懒的猪听到敲盆声都会过来,知道有吃的了。

我原先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智的人,而且有着很强的自控能力。互联网兴盛起来的好多年里,我对电脑和手机的感觉,除了用于工作和联系之外,没有瘾。我在人生最灰暗的冬季里也只不过用一代IPAD玩玩斗地主,当时定的目标是玩到一万分就重新上班,结果没有耐心玩下去,还是先生帮我冲了个刺,全了上班的借口。我知道自己是个做事认真并且有点迂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很容易陷于玩物丧志的境地,所以我说自己理智的意思就是我能够清醒地阻止自己陷进去。越是喜欢的东西我越会警醒。但是,在手机这件事情上,我溃不成军。

失败是一点点发生的,最初可能是在我欣然接受电信运营商促销赠送的流量时,现在回想起来,就能明白那真是一个局,在你每个月要花钱买流量的时候你会用得很小心,但是,现在天上掉馅饼给你赠送了很多流量,而且一送几个月,你用得那个畅快啊,等你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后,突然间不送了,但你玩网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了,怎么办?花钱包月啊,并且越包越多,怎么都不够,越不够越想上,然后开始有了WIFI,先还需要蹭,后来家里装了宽带后,那就一发不可收了。于是,从排斥到依赖上网购,出门时下意识地就会用滴滴,肚子饿了就会点美团,我们都被养成了一种习惯。这种养成其实是有预谋的,是精心设计的。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各大公司开发习惯养成类产品的“绝密神器”——上瘾模型。概括起来说,要让用户形成习惯,下意识地就想使用你的产品,有四大关键步骤: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第一步就是吸引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这叫作“触发”。触发之后,第二步就是行动。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行动之后,要给用户酬赏,而且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即多变的酬赏。最后,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用户与产品越亲密接触,就越会离不开它。通过用户的“投入”,就可能产生下一次“触发”,从而开始一个正向循环。于是,你就上瘾了。

在现实生活中,吸引我们上瘾的“钓钩”太多了。专家们指出,设计者深谙用户在情感层面的软肋或困扰(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和渴望切入(渴望获得社会认同,渴望缓解压力,等等),找准切入点,然后打造出产品特色。 商家们提的口号是,谁能提供“三残服务”,谁就能生存。互联网时代,客户的终极体验是“脑残、腿残、手残”。

是不是很恐怖?

(文/玉生烟 编辑 马彦如)

(作者:马彦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