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如一日,八旬老人义务“巡路”

今日镇江讯  六月的乡野间,虽酷热难耐,却也溢满了丰收的喜悦。走进丹徒区辛丰镇辛桥村姜家庄67号陈福林家的小院,这位83岁的老人正坐在院中的简易凉棚内,看着老伴“打菜籽”。

不久前突发脑梗,让这位乐于助人又好强的老人连生活自理都有些困难。不过,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虚弱的老人,却曾经用他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谱写了一首属于自己的“好人之歌”。

出生于1937年的陈福林,原本和无数生活在乡村的老人一样,一生勤劳,默默无闻。他的身影渐渐为人们所熟悉,始于约十年前。不知何时,人们发现,每天一大早,辛丰镇的街道上总会出现这样一个身影:他低着头,左手提个小桶,右手拿着一个类似拐杖之类的东西,在地上寻找着什么,不远处,停放着一辆三轮车。这位老人就是陈福林,他在干什么呢?

原来,辛丰镇上工业企业较多,常有一些装满废铁品的车辆在马路上颠簸行驶,铁丝铁屑抖落一路,成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甚至小轿车的“马路杀手”,不少居民反映,自己车子的轮胎经常被这些废铁料扎坏。

发现这个问题,陈福林便想找个法子为大家做点事。那么,能不能用吸铁石把这些碎铁屑吸走呢?想到就做,老人没有犹豫,每天一大早,他便骑上自己的“小三轮”,穿梭在镇上的大街小巷以及镇子周边的道路上。这一干,就是近十年。

陈福林的老伴夏卫生告诉记者,陈福林每天“工作”的时间一般为早上六点至十点,下午三点到六点。“夏天气温高,他就早点出门,早上五点钟左右就出去了,到八点多钟再回来。”夏卫生说,一天忙下来,往往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不过,他这个人犟得很,我们怎么劝也没有用,逢年过节、刮风下雨也不肯在家歇歇。”

陈福林的辛苦没有白费,自从他开始吸捡铁屑之后,附近居民车胎被扎坏的情况少多了,“大家省了不少修车钱”,而当得知陈福林并非是专门的清洁工人,只是“义务做好事”时,很多居民再见到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福林坚守着自己“义务清道夫”的岗位。附近居民帮他算了一笔账,“估计他走过的路得几万公里了”。

其实,近年来,随着辛丰镇周边道路的改善以及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货车沿途掉落铁屑等废料的情况越来越少。但是,老人还是不放心,每天总要到路上看看,为大家“巡检”一下道路。

陈福林以种田为生,经济并不宽裕,两个儿子的家庭负担也很重。这些年,他将吸捡回来的废铁料集中起来,每次存到一百多斤就拿去卖,一斤能卖块儿八毛,“有的时候多点,有的时候少点”,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陈福林并没有用这些钱补贴家用。原来,除了当义务“清道夫”,“巡检”过程中发现哪里道路坏了,他还经常自己出钱出力,在乡间的小路上“填坑补塘”。“每年总要拖个几车石子,补几个路上的坑塘,他老是怕路不好,摔伤了人。这几年路越来越好了,他花在这方面的钱才少了。”夏卫生说。

也有人对陈福林的行为不理解,说他“有福不会享,没事找事干”,也有人说他是“想出名”。不过,老伴却慢慢理解了他,“他就是这样的人,这样做开心,那我就支持。”每次出门前,她总会早早给他准备好茶水和工具,反复叮嘱他量力而行,当心身体。“有时他铺路,我也去帮他拖石子,扛铁锹。”

2013年,陈福林被评为镇江市第五届“大爱之星”“江苏好人”。 如今的陈福林因为脑梗后遗症,已经不能再去为大家“巡路”了,那一张张红彤彤的证书成了他最珍视的“宝贝”,也成了他数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见证。(朱秋霞 殷利华)

编辑:陆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