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2200多年的“丹徒”地名

◎孟宪威

“丹徒”作为镇江地名,自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虽然随着朝代更迭,所属州郡名称多次更改,但丹徒作为县名基本未变。宋元以来,丹徒即为镇江府首邑,史事记叙往往府、县交叉难分,丹徒于镇江之显要性和紧密性可见一斑。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建丹徒县,治所设原丹徒镇(今属京口区象山街道)。三国吴大帝嘉禾三年(234年),改丹徒县为武进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复武进县为丹徒县。隋开皇九年(589年),丹徒县与延陵县并置为延陵县,治所移京口,此后县治固定于京口。唐武德三年(620年),延陵县又分为丹徒、延陵二县。此后历朝都称为丹徒县,直到民国17年(1928年)始改为镇江县。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县分设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原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四乡农村为丹徒县。1958年7月,丹徒县与镇江市合并,名镇江市。1962年3月,镇江市、丹徒县复分设。1983年3月1日,镇江市升为省辖市,丹徒县属镇江市。2002年4月,撤销丹徒县,设立丹徒区。如今,丹徒区与丹徒村(属象山街道),成为镇江依然沿用的以“丹徒”为名的建制,见证并传承着自秦以来延绵2000余年的历史脉络。

丹徒地名的由来,按志书记载,大体与“望气”“赭衣者”“驰道(河道)”有关。南朝宋《南徐州记》:“秦时,望气者言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者3000人凿京岘山以败其势,故名丹徒。”宋《太平寰宇记》润州丹徒县:“吴录地理云:朱方后名谷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徒3000人凿长坑败其势,故云丹徒。”南朝宋《京口记》、元《至顺镇江志》等都有类似记述。《镇江市志》:“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帝东巡时以谷阳有王气为由,遣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筑驰道,后改谷阳为丹徒。”

有研究者称,从南北朝时的北周开始才有“囚徒”之称,所以凿京岘山应是秦始皇设丹徒御道更为合理。秦始皇第五次巡行(公元前210年)“东游至金陵,断山疏淮,由江东丹徒往会稽”(《江南通志》),在丹徒、曲阿(今丹阳)境内筑驰道。秦始皇还在京岘山下开凿一条新的通江河道,同时在云阳凿北岗,截直使曲,减缓水势,以利舟行。另有专家认为,“丹徒”是“朱方”的音韵演化,春秋时的“朱方”可径称“朱”,秦汉时“朱”可析音作“丹徒”。

秦汉时丹徒县即为江南繁荣之邑。1980年在丹徒县丹徒镇金家山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丹徒右尉”铜印,证实汉代丹徒设左右二尉,当属万户以上的大县。1997年在大港西汉墓葬中出土一批铁器,除兵器铁剑外,还有生活器具铁釜、铁灯等,表明汉代丹徒属经济繁荣的强县。

岁月流逝亦留痕,在镇江悠长而璀璨的文明史上,也留下许多与丹徒有关的地名、遗迹。

丹徒故城。在原丹徒镇,已不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地理志》:“毗陵县,会稽之属县也。丹徒县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旧去江三里,岸稍毁,遂至城下。城北有扬州刺史刘繇墓,沦于江。江即北江也。”丹徒镇旧有城隍庙、东岳庙,也是县城格局的佐证。

丹徒宫。南朝宋武帝刘裕故宅,在寿邱山,已湮没。《古今图书集成·镇江府部汇考十二》:“宋丹徒宫,在城南,宋武帝微时故宅也,后筑为宫。《舆地志》:武帝躬耕丹徒,及受命,农具犹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鲍照有《从过旧宫诗》。

丹徒水道。丹徒至丹阳的人工河道,又称“徒阳运河”,是镇江境内最早由人工改造的河道。秦以前就已存在,秦代凿京岘山和云阳北岗,进行了开拓和改造。到南朝齐时,沟通了江浙吴郡、会稽。至隋代,则贯通江南运河,进一步拓宽河道,使镇江到杭州的八百余里运河“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至顺镇江志》)。

丹徒口。京杭大运河在镇江的入江口之一,在原丹徒镇。入江河道称通江河,今设有丹徒闸与城区运河相通,北达长江。2006年,丹徒口与小京口、谏壁口并称“江河交汇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历史上还曾有丹徒西入江口,是秦代开凿的丹徒水道新的入江口,具体位置不确定。

丹徒闸。《丹徒县志》:“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建丹徒闸,引蓄江水调剂运河水量,附近山水亦经闸口流入长江。”1934年,在位于丹徒镇的丹徒河与古运河“丁”字形交汇处建丹徒闸。自2000年9月开工,2003年5月底结束,在原址翻建丹徒闸,并在其南侧的古运河上新建丹徒南闸。

丹徒驿。宋时设置,与丹阳馆毗邻,在千秋桥附近,《嘉定镇江志》记载:“在州治西与丹阳馆相近,旧呼为西行衙,后为添差倅厅。”另《丹徒县志》:“(宋)淳熙十二年(1185)始,丹徒设驿站大道,有镇句大道(镇江城—高资—句容)、镇丹大道(镇江城—丹徒—辛丰—丹阳)。”

与丹徒相关的部分诗文:骆宾王作《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诗,是现存唐人较早写游招隐寺和南郊的诗篇。唐皇甫冉(一作刘长卿)《同温丹徒登万岁楼》诗,宋杨万里《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诗,清王士禛《丹徒行吊宋武帝》诗,姚鼐《丹徒寓楼上作》诗。

丹徒县志的纂修绵延不绝。自明朝至民国,共编纂了9部之多,依次是[正德]《丹徒县志》、[万历]《丹徒县志》、[崇祯]《丹徒县志》、[康熙]《丹徒县志》、[嘉庆]《丹徒县志》、[光绪]《丹徒县志》、[宣统]《丹徒县志续志》《丹徒县志摭余》《续丹徒县志》。新中国成立后,1993年出版《丹徒县志》,2013年出版《镇江市丹徒区志(1986-2005)》。

(作者单位:市史志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