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使命 全面提升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马明龙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摆上重要位置,农业越来越强,农民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美,治理越来越好。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至关重要,要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提升政治站位,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深刻把握形势任务,坚定目标追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略路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是实现“县强、镇兴、村实、企稳、民富”。县强,就是县一级统筹发展的能力要强;镇兴,就是特色产业要兴旺;村实,就是“家底”要殷实、治理要务实;企稳,就是农业经营主体收入预期要稳定;民富,就是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足。

第二,深刻把握自身优势,坚定发展信心。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紧邻上海、背靠南京,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可以成为南京的“后花园”“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二是生态优势。镇江多丘陵山地,“两山两水六分田”,利用“山水资源”发展“美丽经济”大有可为。三是基础优势。既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也有“戴庄模式” “亚夫精神”。四是科教优势。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学科在全国有影响,还拥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集聚农技专家2000多名。

第三,深刻把握短板弱项,坚定工作导向。解决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围绕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补短板、强弱项。目标导向,就是要围绕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持之以恒、接续奋斗,用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来保证战略性目标的实现。结果导向,就是要注重工作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老百姓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共服务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来配置,基础设施根据农村发展的需求来建设,乡村产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

提升经济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兴旺是产业强市“跑起来”的重要方面。具体要把握“四条路径”,抓牢“四个重点”。

“四条路径”即规模化布局、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一是规模化布局。没有规模成不了气候,很难吸引人气,也难以打造产业链。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向区域化集中。二是产业化发展。按照“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完善利益链”的思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项目要客观把握,客观评价土地强度,更多关注项目的带动性和吸纳就业能力。三是规范化管理。就是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体现农业的精细、规范、标准,通过建立标准来控制品质。四是品牌化经营。要善于把“品质+品牌+营销”的效应叠加,树立高端农产品形象。

“四个重点”即主体培育、特色打造、技术推广和流通体系建设:

1.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五大经营主体”,做大五篇“+”文章: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做大“龙头+”文章。扶持、培植龙头企业,强化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真正发挥龙头带产业、富农民的作用。二是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合作社+”文章。以合作社为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股权等方式,把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三是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做大“平台+”文章。借鉴工业产业发展的路子和方法,运用平台发展思维,吸引和聚合资本、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构筑农业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四是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做大“规模+”文章。发挥大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小农户跟进,实现集群扩张,形成规模优势。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是政治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今年任务。五是培育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做大“融合+”文章。以县为单位统筹谋划,拓展传统农业功能边界,推动农业与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

2. 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特色。围绕“特”字动脑筋。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建设“一村一品一店,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打破区域界线,跨村跨镇联合发展“多镇一业”,构建地域特征鲜明的地理标志产业。围绕“优”字树口碑。坚持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绿色生产,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才能让农民卖得开心。围绕“统”字下功夫。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动农产品全流程统一安排、统一配供、统一管理。

3. 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一是供给端要科技创新。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深化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和“一村一所”措施,引导专家团队走出“象牙塔”,走进“农田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二是需求端要推广应用。发挥党员干部、种养大户的作用,先行先试、示范带动。“数字正在成为新农资,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传统农业插上“5G翅膀”,让信息化驱动农业现代化。

4. 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一是产销对接问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网络销售、市场与产地挂钩等现代营销模式,形成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二是农村电商物流问题。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三是农产品贮藏保鲜问题。扶持农户、合作社建设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提升仓储水平。

提升环境质量,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家园

把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重要抓手,在抓好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513”专项治理,重塑乡村“三生”空间,展现山水花园的“最靓颜值”。

治理重点要突出“五大空间”,即集体资源资产、道路两侧、水体两侧、集镇区及村庄、乡镇工业集中区。治理目的要实现“一个优化”“三个提升”。“一个优化”就是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合理布局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让乡村富有地域风貌、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强化规划引领和管控作用,编制好镇村布局规划和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实用性规划。村庄规划要在实效性上加强研究,跟农民多商量,多听一些经营主体的意见。“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学会发动群众,善于调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要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决不能干自以为领导满意而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决不能干农民怨声载道而自我津津乐道的傻事。二是提升公共资源综合效益。通过空间置换,化零为整,让公共空间产出更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是提升基层干群精神面貌。要坚持公私分明,私人的、合法的严格保护,对霸占、强占、赖占公共资源的行为予以打击,姓“公”的坚决收归集体。

治理实施,既要把公共空间治理看作是重大机遇:人居环境整治是解决“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和农民进出舒畅的问题,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则是解决村集体没有资产的问题,通过优化腾挪公共空间,推动布局最优化、价值最大化,推动村集体获得新资产、新收益。建立健全财政保障和共同分担机制,推动空间治理常态长效。又要把公共空间治理看作是重大挑战:这是对基层干部组织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的一次大考,党员干部要带头上,吃透政策精神,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位。

提升民生温度,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1. 要让农民获得更满意的收入。一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尽量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二要创造更多创富机会,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扶持农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传承发展乡村手工业(乡村工坊、家庭工场),加快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三要创造更多投资机会,努力增加资产性收入。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着力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民富村强”双丰收。

2. 要让农民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农村教育和医疗,要着力提高质量。优化学校布局,推动城乡师资优质均衡,让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改进医护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深化优化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医生更好地服务农民。农村养老服务,要着力增加供给。加快发展农村老龄事业和康养产业,尤其是农村地区居家养老,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关注农村殡葬服务问题,推进殡葬改革,弥补设施短板,与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样,保障“逝者得其葬”。

3. 要让农民拥有更可靠的保障。高度关心贫困群体。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脱贫攻坚尤其是“两户两骤”动态监测和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改善扶贫政策、提高激励性。着力健全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社会保障网,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提升治理效能,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 建设文明乡风。要在“寻根”和“化俗”上下功夫:“寻根”,就是要把根留住。一方面,守住乡土文化之“形”。既保护好古镇古街、祠堂老宅、古树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守护乡土文化之“魂”。对农耕文明所孕育并长期存续于乡村社会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化俗”,就是要移风易俗。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反对封建迷信。党员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为群众树好榜样。宣传文明生活新理念,共同商定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标准,用先进引领促进见贤思齐。

2. 丰富精神生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内化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载体。推动各类资源整合下沉,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这一能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尽可能多地嵌入乡村,融入生产生活,送到村民的“家门口”,变成村民的“家常饭”。推动文化下乡,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组织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3. 创新乡村治理。以党建引领航向。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发挥“头雁”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以自治化解矛盾。让群众“唱主角”,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创新和丰富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有效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以法治定纷止争。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以德治春风化雨。加强乡村道德建设,评选、宣传“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典型,引导百姓崇德立德、向善行善。以智治明察秋毫。固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疫实战机制,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推动乡村治理智慧化。

提升保障能力,让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1. 加强组织领导。要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压紧压实责任。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检查等职能作用,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抓好农业生产,牵头协调好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革、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其他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帮办服务机制,用心用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要科学制定政策。制定政策要接地气,提高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2. 加强要素保障。要想方设法引导资金入村。研究财政分担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切实减轻村级财政负担。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和财政撬动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开发更多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信贷产品,提供更优的金融服务。要想方设法吸引用好人才。主要是农业科技人才、返乡下乡人才、乡贤三类人才。要想方设法把土地盘活。探索土地放活的有效路径,激活乡村沉睡的资产,盘活乡村闲置的资源。

3. 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选优配强。扎实推进村书记专职化改革,建立健全村书记准入、提升、退出机制,把好的村书记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事业单位中。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宽基层“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继续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创造条件吸引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经纪人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让人才在农村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要进一步提升能力。加快提升“三农”干部政治引领、创新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四种能力”,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战斗队”。

4. 加强鼓励激励。加大典型宣传。已经形成的“戴庄模式”等经验要做得更扎实,正在做的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品牌,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推介,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镇江智慧、镇江方案。切实减负松绑。坚决叫停“痕迹主义”,坚决防止“责任甩锅”,坚决纠正“问责走样”。多为基层担当。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坚决防止只讲问责、不讲服务,只压担子、不问条件,只给压力、不给保障,真正让“三农”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干出样子。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既要讲政治责任,也要用心用情;既要顶层设计,也要基层探索;既要党建引领,也要群众路线;既要政策创新,也要政策落地,推动乡村与城市共同“跑起来”,同步迈向现代化,让乡村振兴成为“镇江很有前途”的鲜明标志。

(本文根据市委书记马明龙2020年5月30日在镇江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推进会上的讲话摘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