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这一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干”字当头落实“六稳”“六保”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上周,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召开,三省一市围绕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编制长三角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快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点作出部署。

为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作出各自的贡献,已成为沪苏浙皖的共识。本周,长三角三省一市迅速发力,紧密围绕生态环境、长江保护修复等方面部署推进工作。

与此同时,长三角正在诸多领域发力,稳就业、稳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稳促进,推动落实“六稳”“六保”。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上海:全力以赴,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

本周,上海市代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推进上海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生态之城成为目标。

上海已经滚动实施了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查阅上海市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信息发现,上海市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即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发展、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世界级崇明生态岛建设等多个方面。

该行动计划于2018年3月29日印发时,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本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

本周,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对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进行梳理,认为从效果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十三五”生态环境目标大都提前实现。

但环境保护是持久战,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对于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这次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加大推进力度,按照优化调整后的项目清单,细化节点计划,层层夯实责任,全力以赴抓推进落实。

特别是关于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会议也提出要及早谋划,推动上海早日建成生态之城。

江苏:让太湖山更青水更美

本周,江苏把生态环境治理聚焦在了太湖。

“让太湖山更青水更美,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明珠。”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检查调研太湖治理工作,强调要科学系统推进太湖治理,以减磷控氮为重点,以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为底线,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生态清淤、聚泥成岛的创新举措。

太湖治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程。要打好打赢太湖治理攻坚战,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不放松;

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科学系统务实开展治理工作,着力推进生态清淤、聚泥成岛、湿地建设等创新举措,力争彻底解决好水体污染问题,增加水环境容量,促进水草生长,重构太湖生态平衡系统;

长远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等工作,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鲜明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应急准备,也是娄勤俭此次调研强调的内容。

当前,太湖流域已进入一年中防汛最关键的时期。如何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安全度汛?

娄勤俭强调,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隐患排查,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制。

浙江:高水平打好垃圾治理攻坚战

高水平打好垃圾治理攻坚战,成为本周浙江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的具体部署。

在浙江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指出,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又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主旨高度契合。

垃圾的全程分类覆盖率、处理设施覆盖率、循环利用覆盖率和治理数字化平台覆盖率,这些都是浙江要着力提升的指标,从而加快形成省市县乡村垃圾治理“一张网”,达成今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目标。

具体而言,就是重点做好源头环节、分区分类、全民参与、依法治理和技术支撑:

突出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做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投放环节精准分类、收运环节规范有序、处置环节能力匹配;

突出因地制宜、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重在巩固提升,城市垃圾治理重在扩面提质;

突出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突出依法治理、制度创新,编制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规划标准,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突出数据赋能、科技支撑,以数字化推动垃圾治理模式迭代创新。

扩投资稳就业,科技助力产业升级

上海:加快研究制造“拳头产品”

大飞机体现了高端制造的能级水平,代表着航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周,3架ARJ21飞机在上海同时交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见证了3架飞机的交付。

据《解放日报》报道,ARJ21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目前已累计交付客户28架,共有成都航空、天骄航空以及江西航空三家商业用户运营。该飞机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先后累计开通55条航线,通航55座城市,安全运送旅客86万人次。

李强在调研时强调,要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科创中心建设,更好发挥产业技术、要素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在加速推进大飞机产业布局上,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究制造代表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

稳就业,扩投资,是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坚实基础。

本周,从一场推进会和一场新闻发布会,可以看出上海对于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视。

在上海全市稳就业和投资促进工作推进会议,上海市代市长龚正指出:

要稳就业、稳企业、扩增量、促匹配、守底线;

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保市场主体和保居民就业并举,加大援企稳岗力度;

不断创造新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提高人岗对接的精准性;

做好就业托底帮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就业形势如何?

6月1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5月底,上海市整体就业人数超过1015万,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户籍劳动力就业占比稳定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登记失业人数为16.59万人,控制在较低水平。

今年2月到6月,上海市对中小微企业及按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免征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2月到4月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预计上半年将为企业减负约530亿元。

同时,上海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截至5月底已向12.69万户用人单位返还资金25.55亿元,惠及职工469万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海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全力以赴援企、稳岗、扩就业,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江苏:发展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调研太湖治理工作后,紧接着,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又来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地,对产业制造水平、数字文化产业等进行调研。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研制出的“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创下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对此,娄勤俭高度评价,他强调,江苏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比较强,研究所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江苏产业制造能力水平向高端攀升,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数字文化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是由部省共建的唯一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年产值规模达百亿元。娄勤俭勉励产业园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创新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国家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多出有影响力的优质文化产品。

浙江:洽在“浙”里,势聚云端

本周,人们在浙江的一场“云大会”上再次感受到浙江改革发展的强劲脉搏。

6月9日,以“洽在‘浙’里,势聚云端”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网上)洽谈会在宁波开幕。

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浙洽会依然以网上展会的形式如期举办,传递出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态势没有改变的积极信号。

据《浙江日报》报道,本届浙洽会开幕当天浙江全省共签约项目179个,总投资3631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互联网+等产业。

万物互联时代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唯有开放合作方能化危为机、赢得先机。

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开幕式上为新获批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授牌。他表示,浙江将对标“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围绕“六稳”“六保”,坚持开放强省导向,在重点产业、国际贸易、内需市场、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为全球经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贡献浙江智慧和力量。

安徽:全面增强创新策源功能

本周,在安徽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暨“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资政会开幕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要全面增强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引领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从这次资政会的主题“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就可以看出安徽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心。

科技创新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战略引擎。如何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明确了主攻方向和发力点:

提升“大平台”,建立健全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创新研究院交叉协同等机制,着力增强原始创新的策源功能;

主攻“卡脖子”,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谋划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支持领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盟,着力增强技术创新的策源功能;

打造“转化链”,以安徽创新馆等为平台促进集中转化,以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依托促进畅通转化,以云端交易会为载体促进便捷转化,着力增强制度创新的策源功能;

发力“新基建”,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战略,高位推进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工程、省级战新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着力增强产业创新的策源功能。

来源:交汇点

编辑:陆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