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的唐诗气象

◎朱思丞

隋唐时期,镇江称润州,是东南大都市。唐时南京大部分时间隶属润州,称“上元县”(亦称江宁、白下等)。当然,南京在六朝时期作为“都城”延续320年之久,一直是东南第一大城市,《隋书》称“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但是隋平陈朝后,杨坚对建康实行“平荡耕垦”,《隋书·五行志下》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及陈亡,建康为墟”。此后,隋和唐初统治者对南京一直心存戒备及歧视摧残,导致南京迅速衰落、衰败。

大运河开凿后,以建康为中心的水运网络也逐渐解体,而运河与长江交汇的镇江港开始繁荣起来,到唐朝时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南京就被镇江取代了。所以,对于张祜名诗《题金陵渡》,今天许多南京人不理解,金陵渡怎么会在镇江?其实,当时南京由于在镇江治下,唐代诗人经常把金陵代指镇江,明代林魁在《金陵辨》中就指出“唐人指京口曰金陵”。大诗人杜牧在长诗《杜秋娘歌》的诗序中写道:“杜秋,金陵女也。”杜秋娘生于润州,这里的“金陵”显然指镇江。李绅有首诗《却到金陵登北固亭》,其实登的是镇江北固山祭江亭。赵璘在《因话录》中提到李勉到金陵,称赞招隐寺精致。招隐寺为镇江南山名胜。当时镇江以“金陵”命名的地方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张祜诗中提到的金陵渡,在今天的西津渡。宋代王楙在《野客丛书》中转引《张氏行役记》记载,甘露寺在金陵山上,可见北固山也曾被称作金陵山。我们读唐诗,提到“金陵”很可能指镇江,这种现象在中晚唐诗人中尤为常见。

正是由于镇江在唐朝时高度繁荣,所以当时关于镇江的诗有着非常恢弘的气象。全唐诗中描写或提到镇江的诗有10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一名千秋楼,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芙蓉楼建于哪个位置,由于缺乏相关记载一直没有定论,而《全唐诗》中谈及芙蓉楼的诗有七首,崔峒登上芙蓉楼看到的是“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登润州芙蓉楼》),丁仙芝在《相和歌辞·江南曲》写到“始下芙蓉楼,言发琅邪岸”,可见芙蓉楼临江而建,靠近渡口,当然周边还较为繁华。明末清初时诗人王宏祚在《舟中望金山寺》的诗中提到“芙蓉楼瞰银屏渡,萍蓼沙通铁瓮潮”,从这首诗推断,芙蓉楼应该建在铁瓮城上,参照唐诗中芙蓉楼的地理特征,笔者觉得芙蓉楼最有可能位于今天镇江烈士陵园所在高地。铁瓮城在三国时相当于孙权的王城,明末时城墙估计尚有残存,如今烈士陵园北门西侧为铁瓮城遗址,陵园所在高地均在城内,其南侧是城隍庙,这里曾是镇江最为繁华的地方。明代前,这块高地由北固山延伸而来,据说因刘伯温斩北固山龙脉,才导致其与北固山分离。唐时北固山三面环水,从地形判断,北固山东南方向通过这块高地连接凤凰岭接入陆地,高地的北面挨着长江,所以芙蓉楼也是古人看日出的好地方。

王昌龄选择在芙蓉楼送别辛渐,不仅仅是因为环境好,交通也便利,只需走下芙蓉楼,到铁瓮城墙边就可乘舟北上。从王宏祚的诗中可以看出,清初时铁瓮城上还有芙蓉楼,这个楼即便是后人复建的,根据古人的文化习惯也肯定是在原址复建,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芙蓉楼就在镇江烈士陵园所在位置。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王昌龄诗中“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楚山,则最有可能的就是北固山了,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金山”。因为受北固山遮挡,站在王昌龄送行的地方是无法看到金山的。诗词中有种手法叫“主客移位”,王昌龄写“楚山孤”实际上表达的是朋友走后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情。此时,王昌龄站在北固山左侧的铁瓮城下,除了江水,只有辛渐和北固山在他的视野内,当辛渐乘舟慢慢远去,反衬出北固山的“孤”,由此诗人产生“楚山孤”的情感和心境,这是非常真实的状态。

除《题金陵渡》和《芙蓉楼送辛渐》外,唐诗中关于镇江的诗影响较大的还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甚至得到当时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张宰相曾亲自书写悬挂于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为楷式”。王湾存世的诗虽然仅有10首,但一首《次北固山下》便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的地位,这首意境壮美开阔的五律被认为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在《卷末偶题三首》中感叹“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可见其影响之巨。其他与镇江相关比较有名的唐诗还有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此诗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被后人誉为中唐山水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中提到的竹林寺也叫鹤林寺,位于黄鹤山麓,在唐时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鹤林门。由于鹤林寺靠近城市,山明水秀,文人墨客常常流连其间,李涉的名诗《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记载的就是当时的情景。在这里,不得不提一首与镇江非常有渊源的诗,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著名诗篇,不少人认为写的是扬州扬子江一带的月下夜景,理由是张若虚为扬州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如果这首诗写的是扬州扬子江一带夜景的话,那么诗中的地点应该靠近江岸已开发成熟的地方,根据当时的情况,最有可能的就是渡口。历史上扬州的长江渡口为瓜洲古渡,其原本为长江泥沙淤塞而成的一座沙渚,因形状如瓜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叶以前,往来船舶并不在这里停靠,所以,这里人烟不盛、寂寥冷落。即便到了晚唐时期,张祜在金陵渡望着对面的景象也不过是“两三星火是瓜洲”,依然较为萧条。而镇江的西津渡则一直是繁华无比的商业港,每年数万艘漕船在这里停歇,南北贸易更是络绎不绝,大诗人李白、孟浩然等都曾在这里待渡,骆宾王还曾在这里避难。张若虚是初唐诗人,他在《春江花月夜》中提到的“明月楼”“妆镜台”等,此时不可能出现在人气冷落的荒芜之地——瓜洲。根据诗中的描写,诗人所在位置最有可能是西津渡,因为西津渡一直是唐代江南诗人文士宴集与诗酒唱和的地点,此时对岸的瓜洲渡稀稀落落散落着几户渔民或农户,既没有繁华的街市,更缺乏诗词创作的文化氛围。

唐诗中关于镇江的诗不仅多,而且名人荟萃,李白、杜牧、骆宾王、孟浩然、戴叔伦等都有诗作。同时,镇江作为人杰地灵的江南福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也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诗人。比如,许浑、杜秋娘、皇甫冉和皇甫曾兄弟等。尤其许浑,律诗纯熟阔美,一度被认为晚唐最著名的诗人,后人甚至把他与诗圣杜甫并列,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许浑有一句诗非常出名,毛泽东同志多次引用,这就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咸阳城东楼》)。皇甫冉和皇甫曾兄弟是唐代著名的家族诗人,据说皇甫冉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赞其:“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皇甫曾出自王维之门,诗名与其兄名望相当。高仲武言:“昔孟阳之与景阳,诗罔惭厥弟,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今侍御之与补阙,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皇甫兄弟诗中有不少对润州风土人情的描写,这些诗对我们了解唐朝时镇江的风俗文化有很大帮助。镇江籍女诗人杜秋娘是《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女诗人,一曲《金缕衣》名动天下,奠定了她在唐代诗坛的地位。然而,史料中关于杜秋娘的记载不多,《资治通鉴》称她为杜仲阳,不过风流诗人杜牧曾经写过《杜秋娘诗并序》,让我们得以了解一些关于这位女诗人的传奇故事。杜秋娘曾当过唐宪宗妃子,但后被削籍为民遣回镇江,这段历史杜牧写得很悲情:“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一般书中介绍《金缕衣》,都说这首诗是杜秋娘在镇海节度使李锜家中当歌舞妓时,为引起李锜注意而写的。不过笔者觉得这首诗更可能写于杜秋娘遣送回镇江后,因为曾在皇宫待过三十年,这时候的杜秋娘来到镇江,人老珠黄、举目无亲,落魄到邻居家讨饭充饥,想起昔日的荣华富贵,于是才产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人生感叹。

唐朝时,镇江还有一个大诗选家殷璠,其编写的《河岳英灵集》二卷,在当时有较大影响。这是一本高质量的诗歌选,殷璠通过“序”“集论”等形式体例,建立了贴合当时时代背景的诗歌批评理论,这本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诗人和唐诗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所以,唐代的镇江是名副其实的诗词歌赋之都,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奠定了镇江江南文化的地位。而且,镇江的深厚诗词底蕴一直延续至今,镇江作为“中华诗词之市”,所属县市均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在全国可谓是凤毛麟角。历代关于镇江的诗词名篇比比皆是。如,宋代辛弃疾《北固山怀古》、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等,可以说,镇江才是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经久不衰的耀眼明珠,镇江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单位:市公安局办公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