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他们向“疫”而行 践行“四力”,他们诠释担当

今日镇江讯  闻令而动,他们向“疫”而行,与“逆行者们”并肩战斗。践行“四力”,他们深入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勇气和职业操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阻击战中,有一支和医护人员、公安民警、乡村社区干部一样战斗在最前沿的逆行队伍,他们就是广大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以一条条饱含观察与思考的报道,传递疫情防控的“最强音”,记录无数个刻骨铭心的瞬间。而亲历战疫,也让他们每个人收获满满。

新华日报记者王世停:记者手中的笔,就像医生的手术刀

疫情期间,王世停来到武汉和江苏医疗队一起并肩战斗。到达武汉的第一天,他一口气跑了江苏医疗队接管的三家医院,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当天晚上,他写了在武汉的第一篇深度报道——《大“融”合,融出一个“江夏模式”》。得到前线医生认可的那一刻,他真正感受到,“记者手中的笔,就像医生的手术刀!我们把好的江苏经验、江苏模式总结出来,真正写出‘有用的’报道,同样可以治病救人!”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一部记者邓曦:一句“清零啦”的背后是无数坚强勇敢的付出

这个时代的英雄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江苏广电总台首批赴湖北报道团成员中唯一新闻女记者邓曦,采访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3月15日,武汉江夏区第一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为了第一时间发稿,邓曦和摄像直接在采访车上轮流接力,就像百米接力。当天下午,这条46秒钟的短视频《我们清零啦!江苏医疗队队员接力带你参观空病房》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创造了1000万的点击量,在“武汉保卫战”这个决战的时刻,提振了一线士气和信心。

退休记者、编辑和报告文学作家周桐淦:在危险岗位出现的第一位都是共产党员

在前线记者采访团中,今年已经66岁的周桐淦,退休前的岗位是记者、编辑和报告文学作家。从3月12日至3月28日,他在武汉、黄石等地进行了17天难忘的前线采访,先后采访了9支医疗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危险岗位出现的第一位,都是共产党员。”根据这些鲜活素材的组合,他撰写发表了6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其中《聚是一团火》新华日报整版发表。

扬子晚报教卫部主任张琳:4.2万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纪录的创造

2月13日夜,江苏省人民医院200多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症医疗队连夜成军,刘云担任队长。2月14日,医疗队接手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定点医院,患者一批批送来,第一组医疗队马上就要进舱。在最后一遍检查时发现还有几个护士穿脱防护服时出错,刘云发火了。

疫情期间,全国驰援湖北的4.2万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创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新纪录,这纪录是如何产生的?张琳认为,刘云发火的瞬间,就是最好的回答。刘云发火的这段视频在扬子晚报官方抖音号发布后,点击量超过1000万。

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50天通宵达旦奋战,每天24小时待命

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毕然和同事们用50天的通宵达旦奋战,每天24小时待命,在奔忙中迎来2020年元宵节。虽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一些意外降临的小惊喜,成为她最暖心的记忆。她的同事周晶当晚在收拾包的时候,突然摸到一个硬硬的东西,竟是个很小的洋娃娃,还有一封叠成爱心形状的信,原来是她12岁的女儿留给她的惊喜,信中短短几句“悄悄话”,看得毕然和同事们眼眶湿润。

现代快报记者刘峻:以笔为器,以身先人,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不能拒绝的使命

2018年,被流感病毒袭击的他,留下后遗症,神经系统还在康复,走不到三百米,脚底板就钻心地疼。作为现代快报医疗报道小组的组长,今年春节,刘峻面对全家一起吃个年夜饭的要求,他说,不行。

“以笔为器,以身先人,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不能拒绝的使命。”他说。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克服疾病的困扰,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留下了近700篇催人泪下的连线报道。

镇江日报记者王露:冲锋“疫”线,一顿晚饭热了四次

卫健系统是责无旁贷的抗疫主战场,作为条口记者,王露义不容辞地冲锋在“疫”线。白天采访,夜里加班赶稿。到现在,她的妈妈还常常提起她那一顿热了四次的晚餐。

有天晚上,王露完成所有稿件已经是9点多,刚在微波炉热了晚饭,就接到一个有关第二天采访的电话。电话打完,饭凉了,便去热了一遍。刚热好,部门主任又打来电话,核实稿件的诸多细节。将近30分钟的电话通完,她不得不再去将饭菜重热一次。这一回,刚热到一半,卫健委宣传组又发来了视频会议的邀请。就这样,当漫长的视频会议结束时,那盒饭菜被第四次送进了微波炉。

京江晚报记者杨泠:在“热点”新闻中寻求不一样的报道视角

疫情报道期间,如何在满目皆“热点”的新闻中寻求不一样的报道视角,是杨泠那段时间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凭借多年卫健条口记者的经验,她捕捉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工作”内容——流调。

京江晚报记者杨泠 全媒体记者 马镇丹 摄

2月9日、2月10日,在两天的采访中,杨泠跟随流调员进入流调医院,了解流调过程,切实感受到真实鲜活的工作细节。2月15日,《“流调员”,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见于《京江晚报》,之后在全省推送,而且很快在镇江的“朋友圈”中刷屏。

让这一疫情防控期间“热点领域中的冷门岗位”受到关注,填补了我市此次抗疫报道领域的“空白”。

镇江文广集团广播管理中心记者王书:当一切复归于平静后,我们依然记得这些平凡的英雄

都说“医者父母心”,王书说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这句话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3月初,王书视频连线采访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护理师赵萍时,赵萍两岁的女儿对着视频图像里的赵萍轻轻地喊了声“妈妈”,赵萍立刻红了眼眶,她转过头又去看女儿,嘴角带着微笑,眼里全是泪水。

镇江文广集团民生频道记者苏烨:哪里有危险,记者不就应该往哪里冲吗?

“哪里有危险,记者不就应该往哪里冲吗?”苏烨是镇江媒体中唯一进入确诊病例隔离病房采访的记者。在采访中,他遇到了自己看护的病区休舱后仍要到别的病区帮忙的阳韬医生,临出发前由爱人剪去长发的李维亚,结婚四年第一次和家人长期分开的赵萍,每一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苏烨说:“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我们要学会珍惜那个人。”(马彦如)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