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事好商量”在基层响起来

◎市政协办公室

今年以来,市政协按照省政协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大力度、全覆盖、求实效、创特色”为工作取向,扎实组织开展“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工作,实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近900家。到8月中旬,全市已组织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400余场。实践证明,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已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委员履职的“新平台”、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一是换“脑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开始,有些不同声音甚至争论。市政协针对一些同志“不太清楚、不甚理解、不知怎么做”的现实状况,着重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思想、新理论“释疑解惑”。通过学习和宣传,帮助大家认清做好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赴外地学习考察,看别人是怎么干的。分别组织市和辖市区政协赴徐州、南通、扬州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行先试地区的做法和经验,使大家感到这件事实践中行得通。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教大家如何去做。市政协先后举办了三期大规模的培训班,分别对各地具体负责的同志、乡镇(街道)联络委主任、部分政协委员,进行方法、步骤、程序等应知应会的培训辅导和实战演练,使参培人员熟练掌握开展工作的“基本功”。

二是建“场子”。为确保“有事好商量”协商有场所、议事有阵地,市政协既要求规范建设,同时又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目前全市900个协商议事室,有的依托委员之家,在原先建好使用的119个委员之家中增加协商议事室,增挂“有事好商量”牌子;有的是单独新建,主要是一些场地比较宽裕,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有的是一室多用,融支部活动室、人大代表接待室、文娱活动室、工会活动室等为一体,形成集约化、多功能的议事协商场所。

三是挂“牌子”。全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点多、面广、量大,遍布全市各地。为加快建设速度,统一规范标牌标识,由市政协统一出资制作近千块“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铜牌,免费发给全市各协商议事场所,做到既不增加基层负担,又统一全市标识。

四是发“册子”。为使基层各级干部和政协委员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真正掌握协商议事要领,市政协以口袋书的形式,印发两千册“基层协商议事工作指南”。全市基层政协委员和镇(街道)、村(社区)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手一册。指南内容有总书记讲话、省政协文件、市委要求、市政协贯彻落实意见、规则章程、操作步骤、工作问答、典型案例等,“一册在手、内容全有”,基层干部和政协委员可以“按图索骥”,直接照着去做,便于携带、易于操作。

五是抓“例子”。在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的同时,市政协紧紧围绕“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3个方面,在全市精心培育30个有特色、有实效、党委政府满意、基层干群点赞的经典案例,将其汇编成册、发放各地,既抓整体推进,又抓先进引路,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六是探“路子”。在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中,市政协既按标准做好规定动作,又鼓励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市、各市区两级政协围绕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勇闯新路。如针对有的外资企业,职工盼望有协商议事、表达诉求的场所,但纯外资企业审批手续繁杂,批复难度较大。还有一些小规模企业建设积极性较高,却苦于没有合适场所等情况,把3—5家厂区毗邻的企业联合起来建设协商议事室,达到平台共用、资源共享、议事共商的目的;针对绝大部分村(社区)没有政协委员的现状,把委员下派到各村(社区),并担任召集人。还有在界别协商议事、商前协商调研、广泛筛选议题等方面,各地都立足从实际出发,探索了管用可行、各具特色的新路子。

七是亮“嗓子”。为营造全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协商议事热潮,市政协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开专栏,在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开辟专栏,定期报道全市协商议事进展情况;办专报,开办专门工作简报,将全市协商议事工作最新动态及时编印,上报省政协、下发各市区;拍专片,拍摄全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专题片,大力宣传各地基层协商议事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创新做法、显著成效等。

八是搭“班子”。为加强对“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协调的力度,市、各市区两级政协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并抽调人员设立工作推进办公室,负责面上业务指导、定期督查、组织交流等工作。

为加强工作调度,狠抓工作落实,今年以来由分管副主席召集,坚持每周一上午工作例会制度,交流情况、研判态势,不断提出新的工作要求,确保全市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