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作者:邱海平(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在8月24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9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战略思想。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为了应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且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一种主动作为,不是被动的权宜之计,既不意味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否定和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逆转,更不是要走向闭关锁国,而是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的良性互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历史机遇,实行对外开放,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奇迹。四十多年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同时应看到,任何一个国家对外开放与否以及如何对外开放,不仅取决于本国的发展意愿和资源禀赋,而且取决于世界总体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

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深陷滞胀泥潭。为摆脱困局,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率先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贸易、金融和投资自由化迅速发展,世界迎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满足了自身吸收国外资本、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需要,也满足了发达国家扩大对外投资从而扩大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需要。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并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格局,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GDP更加快速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同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压力也日益严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随着条件的变化,我国发展格局也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我国发展格局的变化,首先是由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决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的新自由主义,虽然催生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给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带来短期繁荣,但也埋下了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种子。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除核心设计和制造环节继续保留在国内,将中低端制造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即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由于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资源和劳动力以及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发达国家的产业垄断资本获得了比以往高得多的利润率。在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美国高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利用垄断性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由于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华尔街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收益,并吸引规模巨大的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投机资本,产业资本也越来越依赖金融部门维持利润率。于是,美国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和金融化趋势,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总体形势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终催生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甚至孤立主义的泛起,使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世界发展格局陷入深度调整。

2008年以来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总体形势已经并还在发生重大变化。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各主要经济体更加倾向于强化各自的内部经济循环,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从而使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中国更加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重要客观依据,也是立足做好自己的事情,以更加自主可控的确定性应对和战胜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从而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明智之策。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

只有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和系统逻辑中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这一战略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就是说,新发展格局是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事实和内在趋势,由于疫情使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具有更多更突出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已具有新的重大阶段性特征,从而需要更加明确地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在调整变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主要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贸易低迷,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从内部看,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庞大、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和韧劲充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继续呈现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正是根据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征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范围,提升对外开放质量,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和目标,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就是说,即使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经济全球化逆流,中国也从来就没有动摇更没有放弃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国内大循环特征更加明显,经济自主性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如今,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也是一个经济大国,并逐步迈向经济强国。所谓经济大国,不仅指经济增长总规模,而且指具有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从经济增长总规模来说,2019年中国GDP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按美元计算约占美国GDP总量的67%,中美经济总规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来看,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国内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保障国家经济自主性和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坚实基础。更重要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此外,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进一步形成了多方面优势: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许多高新前沿科技领域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创新日益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不断增强,在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结构持续改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有所回落并保持稳定;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力资源依然丰富,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达到4亿人,拥有超大规模消费潜力和市场;即将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基本公共服务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公平性更加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这表明:中国经济内部发展动能和潜力巨大,已具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基本特征,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深刻认识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经济已存在新发展格局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这一战略的实践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多个方面: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上看,还有接近6亿人月均收入处于1000元左右,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然偏高;从城乡结构上看,城乡差距依然过大;从地区和区域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经济发展仍然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近些年来又表现出“南强北弱”的特点;从国内市场的统一性来看,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现象,市场竞争还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看,仍拥有数量众多需要技术转型和升级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以及大量仍采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小农户。这些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更多依靠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途径和方法,而不能依赖过去那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因此,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必须坚决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加注重通过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扎实扩大有效需求;更加注重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实际消费能力,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流转更多更好依托国内市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国内经济大循环;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趋势。但决不能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扩大对外开放对立起来,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错误理解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逆转,理解为中国将主动与世界经济“脱钩”。必须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各个方面看,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既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贸易、金融、投资的重要对象和市场,同时又是世界众多国家重要的商品出口国、金融服务提供国和投资来源国,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器。虽然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一逆流,国际经济循环遭遇严重冲击,但基于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全球化不会就此消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不会因此彻底中断。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只不过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深刻调整之中。中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夯实自身发展基础,提高发展质量,而且能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贡献。

总之,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影响资源整体高效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才能使我国经济继续充满活力,使国内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环节的循环和流转更加顺畅高效,从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只有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对外金融活动和对外投资质量,才能既保持与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持续性,又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使我国经济更加行稳致远,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5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阿奎

(作者:邱海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