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一条船上

那天,听闻楼下捅楼板的声音,好友阿梅才发现,楼下负责装修的安徽师傅老余,也在疫情防控中,被封在了雇主家里。

老余隔着一米五,向她展示三张核酸票据,和手机上的核酸阴性报告。阿梅进他的房里去看,瓷砖已经贴好了,瓷砖地上铺纸板盒,老余的被窝就铺在其上,一旁有砧板、菜刀,与一个电饭煲。作料只有一包盐和一瓶酱油。老余不好意思地说,做活的人胃口大,居委会上次发的菜已经吃完。阿梅赶紧给老余送去了半袋米,一小块腊肉,两棵青菜。老余千恩万谢,要回赠阿梅一点东西,想了半天,他把自己下酒的盐干花生给了阿梅。

阿梅接受了这珍贵的礼物,告诉老余,小区就要开团了,你要什么,我帮你团。老余要了西葫芦、胡萝卜之类容易储存的蔬菜。阿梅看着不忍,正好老公单位发了菜,有两只珍贵的鸡,阿梅就想送老余一只。想了半天,将鸡斩开,给了老余半只。她寻思,在这特殊阶段,老余不该承受上海大公司员工的优越感。她是这么跟老余说的:“我家就喜欢你家自种自炒的花生。等你能回家了,秋天给我们留点花生就行。20年前,我也是安徽人,咱也算认了一门亲了。”

阿梅帮老余,一是见他有三分像自己在老家种地的堂叔,二是见他封在这里只有收音机作伴,恻隐之心顿生。

阿梅还帮对门的一对老夫妻团购过面包。团购接龙,盯着付款,半夜守候,志愿分发,这套流程,80多岁的老人家都没有精力去跟了。对门老夫妻都是退休教授,从前研究面粉筋度对食品口感的影响,如今,阿梅将团来的面包挂在他家门把手上,老先生第二天在阿梅门上贴了感谢信——他居然填了一首临江仙,用小楷写在毛边纸上。

没有人能无视邻居的存在,也许某一天,我们都在一条船上。阿梅记得,十年前她刚搬来小区时,煎鱼如何不掉皮,酱肉如何入味,做老鸭煲如何没有鸭腥气,都是二楼的阿姨教她的。如今,居委会发放的物资又是土豆和胡萝卜,阿梅就很犯愁,上回发的土豆都快发绿长芽了,胡萝卜的根须都长出来了。微信上,阿姨就指点她将新鲜土豆切薄片晒干,“晒到发脆,像虾片一样,下热油锅,炸到两面焦黄,撒几粒海盐,那是解馋的薯片啊。”新鲜的胡萝卜可以刨成细丝,搁在团匾上晒,“只要三个大太阳,胡萝卜丝就迅速缩水了。”

听说阿梅没有好使的刨子与团匾,阿姨第二天就送到了门口。团匾上还放着两罐珍贵的可乐。

疫情已经蔓延三年,寰宇同此炎凉。侄儿小林毕业后,已经在巴黎远程上班了两年,平时除了捂得严严实实去超市,尽量不出门,4月16日是小林外婆的生日,祖孙也只能在视频上预约相见。为了让外婆高兴,小林决定这回不煮什么意大利面来充数,而是自己揉面、醒面、擀面,准备做刀切长寿面。面一下子揉得太多,小林想到老家习俗,老人70岁以后过寿,长寿面是要一碗一碗下好了端给邻居的,每碗面上面盖一块走油大肉,一个荷包蛋。在疫情期间的法国,这显然不可行,小林就决定做凉面,先做了面码子,黄瓜丝、芦笋丝、西芹丝,还熬煮了肉臊子,凉面码子还需要花生,这东西在法国很稀罕,吉卜赛人称之为“瓜瓜里赤”,小林费半天劲才在中国超市找到。最后,小林找了三位法国邻居分享外婆的长寿面,讲好不接触,街心公园长椅上交接。一个邻居带了自烤蛋糕来回礼,另一位带了篱笆上剪下的玫瑰花,用报纸包着。小林感动之余也稍微有点失望,在中国,吃长寿面是无需回礼的,兴致昂扬地吃完了,拱手道贺,才视为替老人攒福。好在,最后一位拉吉夫空手来的,他雀跃地蹲上长椅,将装在塑料饭盒里的面条一通搅拌,吃了起来,不时向小林的方向竖起大拇指。在距离5米远的另一张长椅上,小林忽然热泪盈眶: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务工归来的堂哥。故国虽远,人心却如此趋同。(明前茶)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