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书香 | 一枚珍贵的“时光琥珀”——读郜志坚新著《那年那月那些事》札记

现在已进入“全民阅读”的时代,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之于退休多年的我,既非“想要获得温暖的力量,找到人生前行的方向”,也非“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遇见生命中的灵魂伴侣”,更非“找到一切关于生死、科学及宗教的答案”,只是“为了得一份纯粹又自由的阅读时光”,非功利,属于闲读。

阅读的能力因人而异,有人聪慧一目十行,“阅报阅题,读书读皮”那种。而我天生愚钝却又喜欢思维发散,一本30万字的《那年那月那些事》竟月余方才读毕。我读郜志坚的这本新著甘之如饴,颇像儿时偶然获得一粒糖果,别人咀嚼三下两下便囫囵吞下,而我舍不得一气吃完,吮吸两口咂摸着回味一番那种满口香甜,接着就吐出来用糖纸重新包好,留待隔天再吃,如此反复,使香甜经久不绝于口。因为我们那代人都是草根,所以心灵相通极易同频共振,并能从中寻觅到自己的身影精神。

历来,读同一部著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年那月那些事》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集,时空跨度大,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长达四五十年。作者以时空发展为主干、人物故事为枝叶,采用白描手法,凭着入木三分的文字功力,呕心吐胆地为读者刻制了一座群雕。这座群雕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呼之欲出,这些人物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这个或者那个。

既然是带自传性质的散文集,那么作者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正是精雕细琢的那一个。

他本来应当有个好的命运,因为他有个在上海中国美术纸厂工作的爷爷,大概五岁左右就同妹妹随奶奶从丹阳偏僻山村迁到上海落户。岂料命运多舛,爷爷突然离世,他童年短暂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命运一巴掌又将他们打回原地。此后,他成为小小放牛郎,曾随大人们偷挖“观音土”充饥。接着,二妹溺亡大妹患重病死里逃生,父亲挨批斗,抄家后又遭火灾,全家人劫后余生。母亲对他说“别人帮不了你,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为了活下去,他十七岁就到生产队挣工分,视自己由乙等劳力转为甲等劳力为“成人礼”。他以男子汉的姿态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熟稔掌握了生产队劳动三十多项农活技巧,他还学会耕田、罱河泥,他不满足成为生产队农技员,他时刻告诫自己,每个人心中的生命之火“可以燃成熊熊烈火,也可以熄灭下去”。他勉励自己志存高远,要做能干的自己。

他始终要求自己“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好,干出名堂”。他学裁缝心灵手巧入门快,当民办教师成为好老师,上师范大名上了《新华日报》……他认为人生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种种表演,加起来构成了你的人生。无论什么舞台,都要演得威武雄壮,是人生的追求与梦想。”因为有梦想和追求,无论身处困境还是面对诱惑,他都能真正沉淀下来,静静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卓越出色。他入官场后,本着“使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富裕小康日子”的初心,从乡镇到县市,在干了4年县委副书记后又干了4年县长,“当自己不能尽情地发挥为大家的富裕幸福而劳作,当自己像红河野马处在决堤洪水般互相践踏中无谓牺牲时”,48岁的他挑战命运,作出惊世骇俗的抉择,毅然弃官去香港“卖红薯”,另辟蹊径,为市政府招商引资,为镇江经济发展百姓致富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读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前不久刚读的《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50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在面临届满似被提拔时,辞去公职却“有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当时还存不解,现在有了深层次的禅悟。知名画家刘二刚曾赠我一幅小品,题款诗禅意深长:“长江窄窄一条梭,两岸青山聚米多,千秋征战谁将去,都入渔家破网篓。”我能体味到,本书作者其时那种如脱笼之鸟、破网之鱼重获自由、放飞心灵的喜悦。还是陈行甲说得好:“经历过辉煌与荒芜,忠于灵魂,重启人生,远看是前行,近看是归乡。”

有关“父亲”在本书中占的篇幅不多,但却有很强的穿透力。父亲是家族史的主角,是家风传承的守望者,更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榜样、指路人和家庭防护屏障。父亲生在贫穷农家是独生子,偏偏被祖母宠成“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书呆子。中医学徒过程中他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报考中医学院未果,就学鲁迅弃医从文,带着干粮躲进村后土地庙里发奋恶补,终于如愿成为乡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对儿子的学习管得很严,上小学就逼着写日记,拿出自己读过的书让儿子养成阅读习惯;他领着儿子去看全县最好的中学,要儿子发愤读书考大学;儿子走到哪里,他的家书就跟踪到哪里,儿子读师范时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他百里寄书督促儿子不可懈怠阅读和写作,舐犊之情令人动容;儿子当了县长,他仍然要求儿子无论多忙不能放弃读书和写作,谆谆告诫别当“平庸官、陀螺官、贪腐官”,挺身筑起家庭防护墙,抵挡亲戚老友请托办事之潮,甚至规定其他子女有事找大哥必须事先征得他的同意;为使儿子能“出污泥而不染”“立志修身为万民”,当他听到基层百姓关于现在干部“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幢楼”的议论后,“一夜没睡着”,凌晨就拉着老伴从几十里路的丹阳赶到镇江市区,到了儿子家虎着脸:“你那个烟,不要再抽了!”喘着气说完后,就急着匆忙要走,劝也劝不住。“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泪目!

这座群雕中还有:勤劳善良慈爱呵护子孙的奶奶;病中与命运坚强抗争,苦苦撑起整个家的母亲;土生土长、疾恶如仇、热爱家乡、自书“我有笔如刀”悬挂卧室明志,针砭社会时弊、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热情讴歌吕城的“土记者”韦竹青;才华满腹、阅历和基层工作经验丰厚、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按自己的人生观做人做事”,能笑眯眯地听别人敞开心扉倾诉一年,最终鼓励说“你若是想明白了,就自己决定吧!”的能够人生托底的朋友陈人羽;为振兴乡镇工业、舍小家顾大家、经常受命于危难之时攻坚克难扭败为胜被称做“定海神针”、经常忙得忘掉吃早饭的老书记刘阿土……不一一列举。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一滴水照见太阳,有国才有家,国泰民安,她折射的是共和国一段艰辛苦难的历史;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有梦才有远方。她展示的是一粒种子植入心田,怎样萌芽、生根、开花,结出果实的励志故事;人生是由故事组成的,她告诉你生命之驼是如何涉过沙漠、蹚过草地、翻山越岭,到达‘罗马’的不平凡历程;与过去重逢,回忆有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回忆与展望都是生命的动力。她启迪你,往事中可以照见自己,也可以看清别人,可以认识今天,也可以预见未来,历史是一面神奇而宝贵的镜子。”

郜捷在代序中发问“时间都去哪了?”这个发问富含哲理。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孔子就有作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立于河边,感叹时光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一去不复返,并非消失无踪。犹如时光只是从你的时空经过远去而已。现代考古就是设法从文物里追寻已流逝时光的踪迹并企图将之复原,流逝的时光即历史。其实很多难题的答案就藏在史书里。不过史书有正史、野史,还有伪史。郜志坚的这部《那年那月那些事》就是“史记”,虽不完整却无虚妄、粉饰、矫情,是实录。犹如琥珀,虽经高压石化,依然保持着原貌,具有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度,光洁可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那代人都能从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身影,寻觅到那代人的青春、血汗、艰辛、喜乐、勇敢、不屈和坚强的灵魂。

《那年那月那些事》,一部命运抗争史,一枚珍贵的时光琥珀。(文/唐金波)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