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 农夫怼宋祁

□ 滴石水

宋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词人,是仁宗朝的工部尚书、翰林学士,与欧阳修一起编著了《新唐书》,且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著名诗句,永为后人传诵,可谓真正的学问大家。然而,有一次他却被一位老农夫怼了,怼得脸红耳赤。今天我们细细品味这位“红杏尚书”的趣事,感悟仍然很多。

那是仁宗朝的收获季节,农田里到处呈现丰收景象。宋祁在田野遇到了一位老农。他迎上前去,拱手作揖道:“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虽然,有秋之时,少则百困,大则万箱,或者其天幸然?其帝力然?”大尚书平易近人地问候老农夫,说老人家十分辛苦,喜获大丰收,这是老天的眷顾呢?还是皇恩之力所致呢?

不料老农夫听了嘿嘿一笑:“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今日之获,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且我俯有拾,仰有取,合锄以时,衰征以期,阜乎财求,明乎实利,吏不能夺吾时,官不能暴吾余,今日乐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未始见不昏作而邀天幸,不勉强以希帝力也!”老农怼得很直接:你的话怎么这么鄙陋,你不懂农事,不了解农民,我获得丰收完全是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一大把年纪了,阅天下事很多,哪有不艰苦劳作靠老天恩赐靠皇帝恩施而得丰收的,我地里丰收的庄稼根本不是上天的赐予,也与皇帝无关。

宋祁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农夫会这样呛他。他出身官宦之家,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与兄宋庠同举进士,踏上仕途后虽然颠簸起伏,但大部分时间都围绕在皇帝身边,曾修撰皇帝的《起居注》;任知制诰,掌管诏令;又为侍读学士,再又为翰林学士承旨,成翰林学士之长。地位显赫加上学识渊博,被天下人仰视,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待遇。老农夫怎么能说大丰收与帝力无关呢?仁宗亲政后,大力推进十项改革措施,其中“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仁宗还大力推广生长周期短,“耐旱”“不择地而生”的占城稻(《宋史》),奠定了农业丰收的坚实基础,说不定老农夫田里的稻就是占城稻哩。可宋祁无言以对,愣在田头好一会儿。这使我联想到《智囊全集》里记述孔子的一件轶事。孔子游历六国时,有一次他的马脱缰逃了,吃了一个农夫的庄稼。农夫十分生气,把马扣住了。孔子派他门生中学识渊博、最能说善辩的子贡去和农夫说情。子贡给农夫引经据典,说了一大通道理,可谓好话说得头头是道,可农夫根本不领情,就是不肯把马还给他。孔子听了子贡回来垂头丧气的一通解释,知道了问题所在,笑着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劝说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请飞鸟聆听九韶(相传为周朝雅乐之一)般优美的音乐一样,乃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孔子把马圉(养马人)派去。养马人见到农夫,一番寒暄,两个人很快头碰头脚碰脚地坐在田头聊了起来。养马人说,我是第一次到你这里来,你也从没有到我那里去过,可是我们那里的庄稼跟你这里的一模一样,马不知道是你的庄稼,以为是我们的庄稼,就吃了,实在是抱歉。农夫把养马人视为哥们,听了他的一番话,觉得在理,二话不说,就把马还给了养马人。宋祁被怼,我想原因与子贡相同。农夫哪里知道仁宗的什么改革措施,哪里知道朝廷大力推广的什么占城稻。“今日之获,自我得之”,他只知道稻子丰收是自己披星戴月、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天天苦出来的。宋祁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以他的经历和受到的教育,以及在朝廷中的为政处事,自然会把大丰收归功于朝廷,归功于皇上。可是老农夫听不懂,听不进,根本感受不到。由此可见,沟通首先要情感互通,地位平等,习性相近。宋祁与老农夫的学识、认知、习性相差太远了,农夫当然会觉得宋祁“何言之鄙也!”当然会认为宋祁“子未知农事矣!”

劳动是财富之母。宋祁身在朝廷中枢,参与朝政,制定政策,以为农田里的大丰收,都是朝廷治政得当,皇帝施政惠民的结果。殊不知再好的政策,再好的环境,没有百姓辛勤的劳作,都是创造不了财富的。宋祁尽管放下身段,礼贤下“农”,但思想根子里是没有百姓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本末倒置,也应是宋祁被怼的原因。

宋祁被怼的这件事,记述在他的文集里(《景文宋公集》,景文是宋祁的谥号),我想一定是意在启迪后人。

编辑:万嘉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