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南朝梁文帝建陵华表

□ 杨再年

陵墓华表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一种。在诸多同为国之瑰宝的梁代陵墓华表中,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华表因别具个性而独放异彩,它是绝无仅有的南朝帝陵华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拨给专款,将清末劈离柱体的矩形文字石额,运回陵所,与遭雷击散落的华表构件归拢。在专家的指导下,再现了建陵华表的风姿,虽然因无依据,无法恢复莲盖上原伫立的小兽,但修复后的建陵华表仍光彩照人,魅力无比,观赏考察者纷至沓来。此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丹阳南朝陵园的规划工作正在启动,规划将突现梁陵石刻的风采。


建陵华表石额


陵墓华表形制

《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为标,谓之神道。”据《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载:齐武帝将宋文帝长宁陵隧道前(即神道)中的华表和麒麟迁徙,“形势甚巧,后诸帝王皆模范而莫及也。”可见南朝帝王陵墓列置华表始于刘宋,萧齐因之,而现有南朝帝王陵墓遗有华表的,除江宁宋墅、侯村、耿墓岗和南京笆斗山徐家村四处南朝佚名墓具体王朝待考外,余均为梁朝遗物,它们是:南京地区的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梁安成康王萧秀墓、梁吴平忠侯萧景墓、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梁新渝宽侯萧暎墓、梁建安郡王萧伟墓;镇江地区为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和梁南康简王萧绩墓。

这十二处十九件石制陵墓华表,完整的造型系由柱础、柱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柱础,上部为覆盆状,浮雕一对环绕柱根的交尾翼龙,其下为方石,四面浮雕神怪异兽;柱身椭圆,柱表纹饰繁富,通体雕有凹槽纹和外突的束竹纹,还饰有浮雕交颈龙纹、绳辫纹。柱身上端有矩形石额,俱阴刻文字标志墓主身份;顶盖为覆莲状,其上伫有一小兽,多为辟邪。华表的作用正如《隋书·礼仪志》所述: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皇帝诏令“申明葬制……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南朝陵墓华表与东汉(华表)形制基本相同,但在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和蹲姿小辟邪,是南朝特有的创造。承传汉代风格并创新而成的南朝陵墓华表应是南朝陵园制度的产物。

南朝陵墓华表

南朝陵墓华表常与石兽、石碑等成组配置,相对立于陵墓神道两侧。华表,称“碣(楬)”,也称“桓表”,又称“谤木”“华表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树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可见最早的华表是木制无疑,故有“楬”之称,兼有“著其姓名之意”。文献记载西汉华表已很流行,但实物仅见于东汉,且已改为石制,柱上有小碑(矩形石额),刻官职人名的“神道”之称,故仍有“楬”的作风。华表从木制演变为石制,存世更为永久坚固。

紧贴柱身上端束竹纹的矩形石额,上下有绳辫纹,似为“诽谤木”捆绑,供写谏言用。华表柱身上、下端均有榫头,顶盖、柱础均有与其相合的卯眼,这样的榫卯结构,将华表柱础、柱身和顶盖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石器时期“河姆渡文化”遗物证实,约在公元前5000-前3300年,我们的先人的榫卯结合木构技艺已相当成熟,历代承传,制作华表自不例外,尽管以后华表材质从木质转为石质,但这种传统建筑的手段仍在沿用。

华表不倒原因

建陵华表挺立旷野,排除雷击致使的损毁,高近5米的残柱挺立千百年不倒的原因,1990年5月在修复陵墓华表时得以发现。

经考古发掘,发现建陵神道南侧华表柱础有15厘米厚的石板底座,其下是平面为南北长4.83米,东西长4.6米左右,1.25米厚的夯土地基。夯土地基共分10-23厘米厚度不一的八层,采用方形夯、圆形夯和平夯综合手段将地坑内回填生土逐层夯实夯平,每层夯面都经焙烧形成硬面。如此简易实用的方法构筑出坚实的华表地基,使华表千百年不倒巍然矗立于陵所。

华表柱身隐陷的直刳棱纹(凹槽纹),柱身横截面外缘呈连弧状,两弧连接成尖齿状,连弧纹在汉代则为常见纹饰。如前述,华表经历了从木制到石制的演变过程,采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木构技艺。


华表细部


华表细部探讨华表细部

纵观诸南朝陵墓华表,柱身石额均正对前方,惟梁文帝建陵华表有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石额相对而置。阴刻文字“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一正书一为反书,互为镜中形象,这种镜面对称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所存十九件南朝陵墓华表中仅此建陵华表一例。

十九件南朝陵墓华表,完整者虽少,但能明辨它们的造型大体相似,只是不应忽视各华表细部的不同表现,其文化色彩不尽相同,因此对南朝陵墓华表不能一概而论。如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石柱上矩形石额的侧面,阴线刻有一幅比丘擎花图像,这显然是佛教艺术的做派。而对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华表,我们注意到,萧顺之卒于南齐,其子萧衍缔造梁朝称帝后,追认他为文皇帝,同时为其营造皇帝规格的建陵。其时,艺术风格不因齐灭梁兴而变更,建陵石刻虽营建于梁初,但应是南齐风格,此其一。

其二,梁武帝早年是信奉道教的,他多次礼聘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入仕,虽然陶弘景隐居句曲山(茅山)不出,但朝廷大事动辄就前往咨询,于是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可见他对道教的尊崇。虽说天监三年(公元504年)武帝正式下诏弃道归佛,但也不至于超前融佛教文化于其父的陵墓建筑。


杨再年与罗哲文(右一)、郑孝燮(左一)考察建陵石刻


对“莲”的解释

莲虽是一种富有宗教色彩的奇花,但把莲统归于佛教文化那就不合理了。莲,又称荷花、藕花、水芙蓉、芙渠、菡萏,多年生水生花卉。叶大而圆,翠绿如盖。夏日开花,有红、白二色。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素有“翠盖佳人”“花中君子”之美称。误谈了半个世纪的中国荷花“原产印度”的说法已被我国科研成果予以澄清。中国早在1.4亿年前就在荷花的分布范围内,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莲的花粉化石,在距今5000年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两粒碳化莲子。我国民间还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在中国文艺史上,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是多不胜数。莲花清雅圣洁,古往今来是广为人们喜爱、尊崇的花卉。

《乐府诗集》记载:“梁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采莲曲》为其一,此题梁代作者甚多,武帝之子,以后的梁简文帝萧纲将诗情与画意结合,作采莲曲一首:“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写得清疏恬淡,富有逸趣,这都反映了帝室对莲荷的钟爱。所以说,艺术家将莲花设计于华表还用佛教文化启发吗?

还有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创“五行”说。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即“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等等,这些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因素,广为人们接受。陵墓华表的设计营造也不会例外。石质华表系由木质转变,而木生火易毁,于是人们专工“水胜火”,莲生水中,自可胜火,雕刻于柱顶便可免“火焚之劫”。这种表现手段创作出了传承汉代华表形制基础上的新的艺术形象。

图片由杨再年提供。

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