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唐时润州三重城之子城、夹城

□ 马彦如 张剑

城市是大型的人类聚居地,具有行政界定的边界,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载体。我国古城的城垣一般有两重,外面的称城,里面的称郭。

唐代前期,润州城垣未见志载,语焉不详。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润州城池有所扩大,形成子城、夹城、罗城三重城的格局。三重城,由里及外,先后修建。里圈是铁瓮城,三国孙权筑,即润州子城,又称牙城;中圈是东、西夹城,又称大子城,基本上是六朝时期扩大建造,唐时又加以改造、修筑,周长包括子城在内"长约12里有奇"。罗城规模较大,比大子城扩大了几倍,主要向西、向南扩展。

最内一重是铁瓮城,即子城。铁瓮城位于镇江北固山南峰,形似瓮状,"自晋以来,郡治皆据其上"。宋人程大昌在其撰写的《演繁露》中形象地介绍:"子城圆深之形,正如卓瓮","雉堞缘冈,湾环四合,州治诸廨在焉"。润州城古号铁瓮,"铁"形容其坚,"瓮"形容其固。瓮口,即在今鼓楼岗,两侧环鼓楼新村以及整个烈士陵园;瓮底座落在东吴路南侧,与北固山中峰、后峰遥相呼应。

在铁瓮城考古中,考古人员曾在西墙垣的探沟内发现五代时期的地层,以及砖砌的水道遗迹。另外,在鼓楼岗的南墙垣探方内发现五代时期砖砌建筑基面,叠压在宋代和唐代地层之间,遗物亦具五代时期特征。专家推测,这两处应可能是南唐名将林仁肇筑城的遗迹。

南唐时期,子城曾改为"丹阳宫",供十国中的吴国让皇帝使用。升平元年(公元 937 年),徐知诰逼迫南吴皇帝杨溥退位,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齐,为杨溥上尊号"让皇帝"。升平二年(公元 938 年),"让皇屡请徙居,戊午改润州州治为丹阳宫,甲寅徙让皇居丹阳宫"。丹阳宫,实际上是幽禁杨薄的禁宫。两年后,徐知诰恢复本姓李,改名为李昪,故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据史志记载,唐代镇江筑有东、西夹城,各有二门拱卫于铁瓮城两翼,其中东夹城是唐太和年间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东夹城设南、西二门,南门称建德门(后改朱方门),西门称清风门;西夹城设东、西二门,东门称千秋门(后改铁瓮门),西门称崇化门(后改高桥门)。千秋桥、高桥北两处地名至今尚存;朱方门,即在东门坡的乌凤岭上。

两城的方位,大致在今解放路以东,花山湾小区西,寿邱山——乌风岭一线以北的范围之内。2000年,考古人员在镇江市中山东路城隍庙路口西侧,发现唐代东夹城西垣遗迹,为研究镇江城垣史及城市变迁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该城垣呈南北走向,北接铁瓮城西南端,南向穿过中山东路与乌凤岭相连。城垣宽约11米,残高近2米,内为黄土夯筑,外侧砌有包砖墙,砖墙宽约0.6米,残高7米。城墙的夯土内出土了典型的唐代越瓷、铜官窑瓷器物等。

在这段城垣底下,还发现了砖砌拱券式涵洞遗迹。该涵洞东西走向,内宽约1.75米,深挖至1.5米仍未见底, 规模较大,建造精良,两端出垣部分上面盖以石板。此为唐代东夹城内的主下水道,与城外的唐代漕河相通,使用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清代镇江的窨井甚至也利用了唐代的涵洞。

在《至顺镇江志》里,作者又将东、西夹城称之为子城。为了与铁瓮城相区别,通常称这座子城为"大子城"。如"梦溪园,在朱方门外子城下";"察推厅在高桥北子城内"。但上述所指的子城,并非铁瓮城,因为,铁瓮城的南门称鼓角门,考古发现在鼓楼岗上,即古代鼓楼旧址。它与朱方门相距1公里余,中间隔有青云路和东门坡路。

清风门是唐代东夹城的西门,2003年,在中山东路城隍庙路口工地发现,清风门建有瓮城,城垣夯土内外加砌包砖墙。2005年,在万古一人路考古中发现了唐代夹城夯土及包砖墙,为探讨西夹城城门遗址提供了线索。

考古发现的东夹城西垣城砖上可见有"润州""润州官窑"等模印文字,见证了镇江古称"润州"地名的由来。

编辑:毛蕴劼

审核:解斐


(作者:马彦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