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的昨天今天    

□ 华允庆

从小信奉“锻炼身体,建设祖国”这句话,十多岁我就开始习武,锻炼身体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练肌肉的运动器械一无所知,也无处购买。哥哥从厂里拿回来四只钢球,中间用钢段焊接起来,这是我用的第一副哑铃。第一副杠铃是两块大城墙砖中间凿个洞,用粗竹子穿起来。我还用过俗话说的石担子杠铃,用木杠把两块石头磨盘穿起来,还去石匠铺花钱请人家用石头凿成石锁。那个年代,喜好锻炼身体的人基本上就是靠这些来锻炼的。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从电视上看到国外的健身场所有那么多运动器械,运动员们肌肉发达身材好,真让人羡慕妒忌。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在祖国经济建设腾飞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全民健身。镇江第一座健身房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双井路上青年宫的一楼,尽管设施简陋,器材品种少,仍然吸引了当时很多喜爱运动的年轻人。由于镇江健身运动开展得比较早,在江苏省第一届健美比赛中,镇江队获得了让省内其他城市瞩目的优异成绩。

后来多次出国,我看到很多国家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健身房,每次参观完都会感慨地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祖国也能有这么多的运动健身馆呢。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镇江的健身健美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宽敞明亮、空气清新、器材齐全,各种锻炼细部肌肉的组合架,让曾经担任过健美协会主席的我,都认不出,也不知如何使用了。这几年再出国,看看国外的健身房,哪怕是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里,一些配套的健身房里面的器材、设施,跟我们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健身房已不能相提并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除了健身体能训练,我还喜欢拳击、摔跤、游泳以及铁人三项运动。

四十多年前,喜欢上摔跤运动,摔跤必须要穿跤衣,当时除了国家专业摔跤队有跤衣,有钱也买不到。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买不到就自己做,向在钢铁厂工作的朋友要来厚厚的、耐高温的帆布工作服,把袖子拆下,剪开再缝到胸前的两侧,便加大了耐拉的力度。

四十多年前,我刚刚接触到拳击运动,在当时的农机学院(现为江苏大学),一位从国家拳击队退役下来的体育老师家里第一次见到了拳击手套。老师非常珍惜这副手套,平时训练时都不准学员碰,生怕用多了会磨损坏掉。困难难不倒我们热爱拳击运动的热情,找来了厚厚的棉手套,在外面用棉花、棉布再缝上厚厚的一层,这样的仿版拳击手套虽然有了一点保护,但真正对练时,双方都不敢全力打击,毕竟不像真的拳击手套,能够缓解打击力度,可能会打伤对手。

说起游泳,四十多年前,镇江只有健康路体育场、省军区大院、252部队(现今的江科大)和农机学院(现今的江苏大学)四处室外游泳池。几家游泳池的更衣室都相当简陋,游泳池池壁只是一层水泥,没有循环水系统,室外泳池一夜下来底部会积上一层灰,全靠人工进行吸尘清理。那时候连游泳裤都买不到,我们用两条旧红领巾拼起来自己制作游泳裤。我女儿参加了市游泳队,经常去省里比赛,需要游泳眼镜,到处买不到,只好请亲戚从台湾买了一副。

上世纪九十年代,铁人三项运动在国内开始兴起,可运动用的公路赛车、护目眼镜头盔、护肘护膝等护具,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根本买不到。从电视上看到国外英姿飒爽、装备精良的运动员,心里的感觉难以言表。如今,那些曾经让我们羡慕妒忌恨的各种运动器具,不要说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可以买到,哪怕在一些县级城市也是可以尽情地挑选。这几年好几次从西班牙、美国、日本买回来一些新鲜的运动用品,回家后仔细一看商标,都是“中国制造”。

现在我每天都要去市体育会展中心游泳和健身,宽敞明亮、空气清新的健身场馆,各种运动器具组合架,先进的自动恒温净化泳池,以及运动后舒适的洗浴房,每次洗浴完毕我都会感慨万千。短短的四十年,我们赶上了世界潮流的步伐,我坚信再过四十年,一定会让所谓先进发达的国家,来跟着我们的脚步跑向22世纪。

(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