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渡江战役的小说佳作

□ 滕建锋

刘白羽,1916年出生,是现当代著名作家,尤其是公认的散文大家,常常有所谓当代散文三大家、四大家的排名,刘白羽总是名列其中的,他的《长江三日》《日出》等作品更是因为入选大中学教材而影响深远。他先后担任过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等重要职务。

作为散文大家,刘白羽早期写作却主要是在小说领域,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草原上》就是短篇小说集,1937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38年,刘白羽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文艺工作团,后又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及新华社随军记者等,长期的战斗生活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刻画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写出了大量的反映革命战争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如《太行山下》《龙烟村纪事》《政治委员》《战火纷飞》《永远前进》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息、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充满了鼓舞人的力量。在这金秋十月,国庆节的气息还未散去,为大家介绍刘白羽的中篇小说《火光在前》。这部作品创作、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也是刘白羽的代表作之一。

《火光在前》讲述解放军某部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突破国民党军队长江西线防线,从湖北渡江并南下追剿残敌的英雄故事,刻画了政治委员梁宾,师长陈兴才,指导员李春合,连长秦得贵,战士王春、杨天豹等解放军官兵群像。全书共分11章,篇首语有两行字也清晰记录了这部小说的诞生背景:

“我们命令你们:奋勇前进,……”

——毛主席朱总司令四月二十一日南下渡江作战命令

《火光在前》一书的三个基础版本我均收藏:第一种自然是新华书店1950年6月的初版,为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编辑者为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辑委员会,发行者为新华书店,印数2000册。封面为淡绿色衬底,主图案为一位手拄锄头的农民和一位肩扛铁镐的工人,在禾苗间交谈的场景。这个插图似乎与《火光在前》这样的战争题材小说并不相符,经过搜索发现,原来是因为这个丛书的装帧设计都是一致的,图案全部一样,只是衬底颜色有所不同而已。第二种是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重印版。封面大变,风格十分简洁,绿红两个方框内,横排三行著者书名出版社,书名红色宋体印了点新时代的意味。这两个版本开本一样,为正32开,文字也都是左起竖排,每个章节所处的页码都是一致的,应该是用的同一个底版,不过从纸张来说第二版明显好过第一版。

第三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版,此版与前两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开本变大,为大32开,版权页上方有这样一段话:

本书原由北京新华书店于1950年7月出版,1952年4月改由本社出版,现经作者修订,并曾“序言”一篇,由本社重排印行。

这段话记载的新华书店版信息与我们所见旧版版权页载的信息在月份上略有些出入,版权页见为6月,不知何故。不过,这段话更丰富的信息是这个版本为作者修订版,增加了一篇《序言》,“重排印行”。重新排版之后改成了当今流行的方式——左起横排。其实,这个版本就是此前我谈及过的网络卖家们热衷推荐的“建国十周年献礼本”系列,这个系列出版了一大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作品,其装帧设计,无论精装简装都保持了高度的统一,皆有精装和简装两个版本,从封面看,精装为暗红布面包书脊,上印黄色花纹,右侧黄色纸面,书名作者出版社红色字,红黄两相映照;简装本封面则是黄底上暗绿花纹加上红色字体,两版在封面设计明显有着统一性,扉页、版权页及篇目安排等完全相同。我所见此系列一些旧版,皆为土纸本。

此版所增加的《序言》是比较长的,占据了整整11个页码,而且是有题目的——《关于<火光在前>的一点回忆》。作者借助曾经的报道资料和日记,深情回忆了这部小说“从最初的孕育到诞生”的过程。他参与了1949年“中南战场的渡江之战”,“悲壮的,雄伟的,欢乐的一切一切情感像饱胀的夏云一样充满我的心头,就在这过程中孕育了《火光在前》。”渡江战役结束后,刘白羽随军进驻常德,开始“凝想一个以渡江战役为北京的小说”,随后“忽然收到返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不得不循原路转鄂西回武汉了”,并在8月10日在沙市“写下了《火光在前》的提纲”。再一路走一路写,到8月29日“平静地度过了困难的一关”,“意外地写了第三章”。政协的会期临近,作为“第四野战军的一个代表,我带着稿子到北京参加会议”,“在紧张与忙碌的会议过程中,也没有停止写作”,终于在9月18日完稿。

《火光在前》完稿后,很快就发表在了1949年10月25日的《人民文学》创刊号上,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创刊,为刚成立三个多月的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毛泽东亲笔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问世”,郭沫若题写刊名,茅盾任主编,艾青为副主编。创刊号上还刊发有茅盾的《发刊词》、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马烽《村仇》等作品及冯雪峰、郑振铎、巴金、胡风等写关于鲁迅的研究和回忆文章,共18篇。在《人民文学》创刊号上发表,也进一步彰显了《火光在前》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此外,《火光在前》还有世界语译本、英语译本等,到新世纪后,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系列丛书也以此书为刘白羽代表作。

编辑 :张琼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