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建成40多个“城市书房” 阅读新空间让古城“书香四溢”

今日镇江讯   幽静的空间,淡淡的茶香,走进西津渡“马副官的店”,使人感受到一种平静与惬意。

不过,这里最特别的还是一排排的书架,随手可取的书。一杯茶,一本书,对于爱书又爱茶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惬意的小世界。

提到阅读,一般想到的都是传统的图书馆或者书店,实际上,在“书香镇江”,像“马副官的店”这样的主题“阅读新空间”现在已有40多个,书香,悄悄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氤氲。

主题图书馆提供“精准化”服务

“书和茶都是让人身心平静的事物。”“马副官的店”店长“四月”介绍,2015年,“马副官的店”和镇江市图书馆签订了分馆建设协议,目前店内共藏书3500册,以文学和茶文化方面的书为主,“来到西津渡的大多是游客以及附近的居民,这两类书籍和我们书店的氛围比较契合。”

在店内,记者偶遇了祝女士,因为孩子在附近有一堂声乐课,她每次送完孩子都会来这里“打卡”,点一杯茶,翻翻书,等着孩子下课,“时间长了,居然帮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祝女士说。

为了更好地推广阅读,店内还依托原有的“周三茶会”,组建了阅读群,开设“文心品书”专题,一月一主题,品书、品茶、品光阴,目前这里已举办阅读活动超过200期。2018年,“马副官的店”入选江苏省共享阅读空间的单体空间,并被镇江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评为“最美阅读空间”。

近年来,镇江市图书馆在构建全市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制”四级服务体系基础上,注重纳入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着力探索主题分馆建设。当前已建成的主题分馆中,有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世业洲分馆,有针对低幼读者的绘本故事园分馆,有服务老年读者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分馆,有面向环卫工人的京口环卫分馆和润州环卫分馆,还有红色书屋、生活美学分馆、摄影艺术分馆等,满足市民和读者的多元化需求,让阅读服务“更精准”。

“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但是阅读也是分类的,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阅读方向,在不同区域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馆,体现了图书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方针。”镇江市图书馆馆长褚正东说。

“城市书房”,市民心灵的栖息地

风景秀丽的古运河畔,临近“江南世家”,有一处隐逸的“世外桃源”——上河·书房,它是镇江市图书馆与镇江市城建集团合作共建的智慧型阅读新空间,也是我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

11月的暖阳下,书房内温暖舒适,40岁的李永兰埋首在一本书间。家住万科的她之所以穿过半个城市来到这里读书,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舒适宁静。“我在外企工作,最近需要考一个证,听朋友说这里不错,确实,这里既有学习氛围,又有家的温馨,学习之余还可以看看其他书调剂一下,最近我每周都要来两、三次。”

“风景宜人人入景,古院藏书书自香”,上河·书房于2018年7月投入运营,书房面积250平方米左右,分上下二层,32个书柜,5000多册图书,主要侧重人文社科类书籍,可同时容纳50多名读者阅读。书房融合了传统江南特色的建筑风格与新兴的阅读科技,力争为读者创造一个有品质的阅读空间。读者不仅可以在此享受24小时的图书借还服务,更可以全天候的在这里阅读休闲等。在引入新科技提供自助办证、借还服务的同时,书房也注重人文关怀,专门设立了盲人阅览区,将盲道直接铺设到了盲人阅览区,并为盲人提供专用的阅读设备,希望将书房打造成镇江市最有温度的街区图书馆,一个深夜里温暖的文化符号。截至目前,上河·书房总流通人数超过了55000余人次。

“真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环境幽雅,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里”“书能使人展开想象,书能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书能使人找到前进的道路,我爱书,我爱这个能让我静下心读书的地方”“非常好的地方,希望能一直一直存在下去”……在城市书房的一面墙上,布置了读者留言墙,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留言墙上已贴满读者的留言,对于这样一个空间,读者们表达了很多的赞许、期许。

让社会力量成为阅读推广“助推器”

不久之前,位于梦溪广场移动营业厅二楼的中国移动梦溪书屋分馆投入使用。和不少分馆一样,梦溪书屋分馆采用的是“合作共建”模式。

据了解,我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总体架构分为三层,其中镇江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辖市区图书馆为总馆,基层图书室、行业图书馆、社会图书馆为分馆。通过几年努力,镇江市图书馆分馆数量有了较大提升,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同时,一个覆盖城乡的大平台也已构建完成,可初步实现通借通还。

“而分馆建设又采用了两种模式。”褚正东说,一种为依托行政力量的常规分馆建设,主要指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各级行政区的图书馆服务网点铺设,因创建江苏省书香城市示范市的契机,这类分馆的数量迎来了突破性进展,现已达到184家;另一种为共建型分馆,大多数主题分馆都是共建型分馆,由市图书馆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市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料和专业指导,共建方提供场所、设备和人员,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各司其职,合作互利,这类分馆是近年来市图书馆分馆建设的重要方向,目前已建成40多个。比如,与京口区大学科技园共建的人才分馆、与“马副官的店”合作共建的“文心书咖”、与摄影家协会合作共建的摄影艺术分馆等都是其中的典型分馆。

一个个“阅读新空间”将阅读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仿佛一个个诗意的港湾,成为市民心灵的“栖息地”。“合作共建这种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便利阅读的需求,又有利于推进文化场馆社会化运作。”褚正东说,主题式、分众化、嵌入式的公共阅读服务新样式,让阅读“无处不在”,促进了阅读的便捷性和均等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图书馆建设模式,让更多的‘城市书房’来到市民身边。”(全媒体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张仁君)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