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这十年 | 这十年,乡村振兴强引领

今日镇江讯  这十年,扬中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培动能,促进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这十年,乡村产业越来越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业态不断丰富,一镇一特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这十年,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农民生活越来越富,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蓝图照进了现实,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这十年,扎根乡村、服务基层的人才越来越多,构筑起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农民“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乡村产业是“动力源”

如何让经济薄弱村脱胎换骨拔除“穷根”、让实力基础好的“明星村”发展势头更强劲?这十年,产业兴农是扬中乡村振兴的重头戏,项目不断进驻成农村定海神针,家门口就业破局“留守潮”,规模农业加速农村生产要素的整合,高效农业推进集约化发展,村企共建牵一发带动全域。

近来,八桥镇红旗村的灵芝种植基地里热闹非凡,经过小半年的精心培育,5000棵灵芝喜获丰收,“今年预计收获150公斤孢子粉,可带来收益20余万元,还可形成产值约15万元的灵芝盆景。”工作人员杨程开心地说道。

“红旗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导致发展相对滞后,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经济薄弱村。2016年,村集体收入还不足20万,这几年通过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搞特色种养殖等路子,去年,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260万,村级收入节节攀升。”说起十年来的变化,八桥镇红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美红感慨万千。

近年来,扬中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大力推广特色种植、村企共建等手段,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扬中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秋十月,乡村大地奏响丰收序曲:在新坝镇新治村,新晋网红地宿予民宿人气爆棚,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机勃勃;在三茅街道兴阳村,长江渔文化旅游风景小镇里热闹非凡,户外灯光秀、露营烧烤、农家乐,拉动旅游消费,补齐乡村旅游空白点;在经开区福源村,“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正酝酿着新的收获;在八桥镇永胜村,红菱喜获丰产,第五届红菱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擦亮乡村品牌;在西来桥镇新程村,豚岛蜜梨挂满绿枝,果农接订单、发快递忙得两脚不沾地……

农民“讲文明、守文明、享文明”,乡村治理是“魔法石”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是旱厕改造、是道路硬化、是人居环境治理……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十年,扬中乡村治理的大刀阔斧,让城乡一体跑进现实。

一年前,三茅街道营房村16组的废旧坑塘又脏又臭,河道杂草丛生,附近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现在,清澈的河水淙淙流淌,整洁的乡道串起田园与农房,“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可一点不比城里差,住在这心情自然舒畅。”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陆贵英喜笑颜开。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营房村的华丽转身,正是该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扬中市持续加压鼓劲,通过健全一套体系、推行一项机制、打赢一场攻坚、打造一串亮点的“四个一”机制,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开展清洁户、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大力推广良好生活习惯,切实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2021年,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江苏省第一等次,成功入选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同时,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扬中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村民庭院以及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小果园、小广场,将“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让“盆景”变成了“风景”,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新篇章。目前,扬中共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传统村落3个、美丽宜居乡村60个。

农村“新起来、富起来、绿起来”,乡村人才是“强引擎”

新农村,人才最为重要。这十年,江洲农村巨变,扬中在乡村振兴中的“聚人工程”功不可没,领路人才、管理人才、创业人才沉淀乡土,已形成“雁阵效应”,这些乡村“造梦师”协同发力,让扬中农村新起来、富起来、绿起来、强起来。

激发乡土人才创新活力是乡村振兴“关键棋”。近年来,扬中市不断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的关注、培养和支持,涌现出了一批农业大户、种植达人。农村能人真正“聚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形成“搞活一片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效应,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来,扬中一城三镇格局不断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4%和 5.3%,新增城镇就业 1 万人;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实施联建项目132个,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通讯员 张欢 全媒体记者 陈怡帆 童本宽)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