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试翼蓝天背后的镇江匠人:大飞机问天必作于细

今日镇江讯 日前,记者来到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飞机铆装钳工高级技师王巍正和四五名班组成员研究C919后机身后段防火墙蒙皮壁板的装配,他一会儿钻到桶型结构部件内进行精准测量,一会儿趴在电脑前仔细钻研图纸,神情十分专注。“毫厘之差,在飞机上是大事儿,要有敬畏之心和严谨的态度。”王巍说。

1992年从沈飞技校毕业的王巍,在飞机结构装配一线一干就是26年。从东北到江南,从波音、空客到国产大飞机C919,王巍的职业生涯与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2015年春节前后,萦绕心头的“国产大飞机梦”,让刚过不惑之年的王巍告别沈阳南下镇江,作为航天海鹰引进的特殊人才,带领该公司的装配团队投身C919国产大飞机部件的铆接装配工作。

C919后机身后段共有零件723个,复合材料占51%。制孔试验需要完成15个项目,1800多块试片,制孔总数达2万多个。“在整个铆装过程中,最考验手艺的就是制孔,每个孔的直径误差必须控制在0.03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三分之一。而复合材料的叠层结构特性,又导致制孔难度大幅增加。”王巍说。在时间紧、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王巍带领班组成员24小时倒班忙生产,经常凌晨四五点躺下休息,早晨八点就爬起来接着干。

埋头苦干不忘创新,王巍在日积月累的划线、钻孔、打磨中,钻研出了“直角垂直钻孔技术”,成功解决了复合材料铆装和制孔难题,将尺寸上的误差控制在0.02-0.03毫米之间,这样的精度连机器都比不上。这也使得航天海鹰成为第一家完成复合材料制孔试验的C919机体结构供应商。此外,他参与研发基于数字化检测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使得制造成本降低了30%-4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40%-60%,加快了研制和交货周期。该技术成功应用于C919首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制孔质量问题下降60%以上,装配成品合格率高达100%。

基于种种创新实干举措,航天海鹰于2015年荣获C919供应商银奖,王巍获得江苏省首席技师、江苏省制造工匠、江苏省制造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并作为镇江代表参加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个人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性新型专利6项。

在飞机结构装配领域从业多年的王巍说,支撑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是内心对航空产业的热爱,只有热爱这个行业,才会有不断钻研的动力,才会收获成长的乐趣。除了热爱,王巍认为,对工作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非常重要,“铆装钳工就是在给飞机‘搭骨架’,只有每一个铆装钳工做到严谨仔细,才能保证飞机上超过150名乘客的安全”。这是王巍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技工的鞭策,在他的带领下,短短一年多时间,16个“徒弟”全部通过了铆装钳工的专业考试,5人取得了高级工证书。

随着C919批产步伐的加快,未来航天海鹰会迎来订单的快速增长,三年内有望接到百余架国产大飞机后机身后段的装配任务,随之而来的是人才需求的激增。作为即将举行的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的开幕式嘉宾,王巍说,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是当前涉航企业的普遍诉求,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可以对接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双向诉求,在提高高校职业能教育水平的同时,帮助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据悉,航天海鹰、菲舍尔、美龙等新区涉航企业与江苏航院正在积极谋划校企合作,通过开设航空制造课程、成立航空制造实训基地等举措,联合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人才,投身于航空航天事业。(通讯员 张燕 龚江婷 全媒体记者  路晓明 李明明)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