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三届“十佳”农民

熊国云 

1983年生,中共预备党员,2013年放弃广东省区经理60万年薪回到家乡句容开始创业。2016年,从茅山镇流转200亩土地,成立了句容厚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火龙果种植,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火龙果20万公斤,火龙果种苗30万颗,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2018年一场大雪把所有大棚全部压塌,直接损失400万元,在天灾之下,熊国云仍然坚定意志,坚持创业。

 2018年与华南农大进行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火龙果非人工授粉和补光技术,2019年与镇江市农科院、江苏农林学院和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成火龙果绿色生产标准化示范园,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20年以来,积极响应政府生猪保供、粮食安全号召,努力探索生态养猪,出栏生猪4000头。2021年牵头成立了火龙果产业研究院、句容市兴农家庭农场发展联盟。2022年开展园区6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为农户提供播种服务1500亩。园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镇江市科普示范基地等十多家示范级基地称号,公司被认定为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并在江苏省产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成功挂牌。个人荣获句容市五一劳动奖章、句容市第二届十佳农民等称号。2018年以来,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公益活动,先后捐款捐物合计12万余元。

卢国强 

1975年生,研究员,现任镇江市镇研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辣椒新品种的选育与制种生产工作,坚持创新创业、锐意进取,首创辣椒制种“5+23”管理模式在制种基地广泛推广应用。坚持产学研融合,成立江苏省首家辣椒院士工作站。育成辣椒新品种158个,其中通过省级审(鉴)定9个、完成国家辣椒品种登记106个,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59个;形成了“巨无霸”泡椒、“辣天下”线椒、“镇研红”色素椒等几大系列,已累计推广种植1200万亩以上,累计为农民增收60亿元以上。 

2015年公司获镇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镇研”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2022年“镇研”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建有1万多亩的辣椒制种基地,每年生产产值2亿多元,带动2000多农户生产致富,在扬中、丹阳、句容及郊区带动30多个生产示范户,为镇江市蔬菜品种结构更新,城市鲜菜保供提供积极支持;公司致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坚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原则,品牌效应突出,2020公司获评中国蔬菜种业信誉骨干企业20强,对特色农产品——种子销售和蔬菜种子行业都产生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各地用户和同行的高度好评。

常国培 

男,1990年生,中共预备党员,镇江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最美奋斗者”赵亚夫的提议下,常国培创立镇江亚夫兴农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一名“新农人”。 

常国培坚持“做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一端对接供给侧,指导和帮助签约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农户按照集约化、产业化、品质化、品牌化要求,专业生产健康、绿色、有机、营养的农副产品,优化拓展销售渠道,力保产出好、品质好、销售好、收益好;一端对接需求侧,服务和满足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差异化、便捷化、品质化、营养化的需求,搭建精准连接农业生产和城乡消费的惠民桥梁,配套建立15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快检中心,戴庄助农联络站,培育宣传“亚夫兴农”品牌,让镇江农产品有品牌、有销量。 

一、构建线上平台,助农销: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亚夫农采”,借助第三方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还推出兴农券、帮扶券、定制券、月度助农券,将镇江农副产品以打包组合的形式推出去。

二、打通线下渠道,助农销:布局2家分公司(苏州、南京)、4大营业部(镇江新区、丹徒、京口、润州)、6家展销店,通过“消销结合”活动、与银行保险机构的集中共建签约等方式拓展线下销售渠道。 

2021年实现收入3049.17万元,比2020年增长63.29%;2022年收入预计超过60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为镇江新区、镇江市公安局、句容市、扬中市等捐赠防疫物资近26万元。

耿昌明 

1973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扬中市徐芹家庭农场负责人,扬中市经济开发区党委兴农支部书记,从事农业14年。 

1998年自办复合肥厂,2014年,带着“变废为宝”的梦想,转行当起了“新农人”。流转荒地200多亩,主要种植枇杷(白玉、冠玉)、翠玉梨等新品种,注册了“江蕴”商标。农场年产鲜果40多吨,产值150多万元,净收入50多万元。

 作为一名“土肥”专业的农民,耿昌明喜欢钻研学习,投入大量精力、人力、物力修复农场土壤,探索绿色、生态的生产模式。同时注重新品种研发,邀请专家指导,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农业培训,用“专心”“良心”和“爱心”经营农场,农场水果品质优,口感好,得到消费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耿昌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创业致富。他示范带领农户46户,带动农户年增收300余万元,家乡300多亩“闲置地”变成了“幸福田”,家乡福源村也成为镇江市第一个“长寿”村,面貌焕然一新。开办了镇江市“田妈妈”课堂,每年培训留守妇女、困难妇女120人次,传授果树种植,直播带货等技术,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本人先后荣获扬中市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防疫志愿者等荣誉。

刘水新 

1975年生,大专在读,现任丹阳市皇塘镇新星土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1994年从事土元养殖,2011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成员106人,土元养殖面积40000平方米,年产土元干品200吨,近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合作社发挥传统特色项目优势与南农等院校深度合作,依托科技力量实施道地药材标准化养殖,产品直接与国内著名药企对接,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巾帼灵活就业人员100余人,还通过示范点先后带动周边县市500余户养殖户,辐射全国1000余户养殖户。 

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21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江苏省巾帼示范专业合作社等荣誉。个人荣获丹阳市劳动模范、首批江苏特粮特经好工匠、镇江市首届“亚夫式”最美人物等称号。

解旭东 

1982年生,本科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工作后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相关行业。2013年8月创办了镇江金山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专心、专注于美洲鲥的产业化发展,立志将优质的美洲鲥产品端到平常百姓的餐桌上。 

公司成立以来,历经了9年的快速平稳发展,现建有高标准养殖温室7000平方米,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1400平方米,生态循环水净化池塘65亩,主要从事美洲鲥的苗种繁育、人工养殖及技术推广,年产值约495万元,利润102万元。公司拥有市级名牌农产品“佴池”牌商标,先后被评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江苏省水产品质量追溯企业、江苏省省级良种繁育场、省级星创天地企业、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江苏省遗传学会科技服务站、江苏省高新技术入库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人曾荣获镇江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丹徒区“十佳农民”称号。

舒锦博 

1997年生,2016年至2018年服役于海南武警部队,多次获得“勇士勋章”“优秀士兵”等称号。自2018年退伍返乡后追随父辈脚步踏入蜜蜂养殖行业。 

谈到合作社近几年的发展,舒锦博表示:“从对蜂业懵懵懂懂到对各类蜂产品的生产驾轻就熟,再到带动周边200多户蜂农就业,这一路我和合作社的成长,是祖孙三代养蜂人的厚积薄发,更是当地政府和领导倾力相助的体现,我们的时代正在到来。” 

舒锦博专注技术推广,高薪聘请专业人才,陆续掌握了冷冻干燥等技术,并邀请农业专家为蜂农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带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借力时代春风,完成传统养殖业与新型技术的融合探索,实现产业崛起。 

幼年的舒锦博跟着父辈全国各地追花逐蜜,艰辛自知。退伍回来后他致力于打开销路,让蜂农的孩子不再漂泊,解决蜂农的销路问题。他借助蜂场天然优势,对接旅游团,推动蜂旅融合,为土特产打开销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带领乡村产业走出去。目前合作社占地40亩,合作蜂农210家,线上销售200万元,线下销售800万元,年销售蜂王浆60多吨、蜂蜜30多吨、蜂花粉15吨,销往全国及出口。

胡杰 

1986年生,中共预备党员。2018年成立江苏辋川墅农业有限公司。公司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秦永华教授和广西农科院梁桂东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为核心,承担镇江市及周边地区火龙果品种的培育、种苗繁育、种植技术标准化、科技化和相应农业技术服务的职责。公司现有火龙果品种无刺红、无刺黄龙、厄瓜多尔燕窝果等火龙果抗病品种,示范应用面积2000多亩,在源头上控制了火龙果病虫害的发生和预防。

 近年来,胡杰坚持在镇江各基地推广火龙果“以花控草”和“以草控草”的种植技术,不使用除草剂,选择一至两年生浅根系草本去抑制园内杂草。生草栽培不仅达到了保温保湿控草的目的,还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实现了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同时也确保了火龙果在镇江地区能够安全越夏过冬。 

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胡杰深受启发并组建了一支农业服务团队,每年为300多名农户提供农业服务,服务面积达10000多亩。

吴琼 

1988年生,中共党员,现为句容市南河生态渔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句容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句容市南河生态渔业服务有限公司占地总面积300余亩,是一个以特种水产养殖为主体,集水果种植、畜禽养殖、休闲垂钓、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先后承担多项省、市、县级科技项目,多项养殖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2017年,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中华鳖苗种繁育基地,每年为当地养殖户提供鳖苗20万只左右,为养殖户增加每亩约5000元的效益,带动示范500余户,推广面积达3000余亩。自2018年起,陆续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农林学院等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成立了田间课堂、劳模工作室、乡土人才讲习所,每年为学员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30余场,参训人数达2500人次。公司先后被评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示范家庭渔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等,个人也获评2021年江苏“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先锋人物”、2021年度句容市第四届“十佳美丽农民”,荣获2022年度句容市“五一劳动奖章”。

胡敏

1975年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乡村振兴技艺师、畜牧师,现任镇江市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敏辞去外企高薪工作,回乡接手家族企业,立志做镇江生态农业的领跑者,致力于稻鸭共作、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凤头白鸭的保护和创新利用。公司累计向江浙沪皖豫等地区推广稻鸭共作数十万亩,向农户提供稻田专用鸭苗100多万只;推广发酵床养殖面积180多万平方米,把发酵床养猪技术拓展到养鸡、养鸭、养羊等领域。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带动镇江市本地农民和经营主体65户。每年开展农民培训、观摩近20场,受训人达2000余人次。 

与扬州大学合作,将我国珍稀古鸭“凤头白鸭”抢救复活,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填补了我国凤头白鸭的空白,同时也填补了我市畜禽品种的空白。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省级凤头白鸭保种场。注册成立了镇江市丹徒区凤头鸭养殖推广服务中心,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镇江凤头白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个人先后获得镇江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丹徒区“十佳”农民、丹徒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来源:镇江日报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