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白衣天使何正娥:手术室里的“暖心大姐”,困境女孩的“爱心妈妈”

今日镇江讯 她是手术室里无数个患者的“亲人”,只是她与这些患者没有血缘关系;她是困境女孩的“母亲”,只是这名女孩是素昧平生的心理障碍……

就是这位温和柔弱的女性,用她的大爱真情,不仅让一个个躺在手术台上紧张的患者感到温暖,还用一颗暖心去融化困境女孩心中的“冰冷”,演绎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她,就是丹阳市中医院手术室里的一名护士、丹阳市齐梁义工社理事的何正娥。因为她的大爱故事,她先后获得了全省“慈善之星”、丹阳市第三届公益慈善楷模、丹阳“十佳”慈善义工、“丹阳好人”等荣誉称号。

她是“暖心大姐”,把病房患者当成“亲人”

今年45岁的何正娥,在护士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5年。25年的重复工作,不仅没有磨灭她的耐心,反而让她更懂得如何去与病人相处,每次看到患者,她总是主动询问患者的姓名,跟患者聊聊天,以至于别人还以为患者是她家亲戚。

25年来,何正娥经历了父母去世的悲痛,也经历了自己手术的伤痛,因此她更懂病人的心情。 “虽然不认识他们,但我知道他们躺在手术台上的内心恐惧,而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减少恐惧感。”何正娥说。

“10年前,有一名患者乳房有肿块,要做病理切片手术。在术后等待的50分钟时间内,患者情绪相当消极,一直在哭,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就主动握着她的手一起等待,也渐渐缓解了她紧张的情绪。”何正娥说,“当病理结果显示肿块为良性的时候,我自己都哭了,是真为她高兴。”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何正娥经过多次发现:每当白内障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都会不自觉地伸出手,希望有人能够扶一把,每当这时,何正娥都会站在手术室门口去“迎接”他们,希望自己扶一把的举动能够消除他们内心的紧张感。

她是“爱心妈妈“,把困境女孩当成“女儿”

“何妈妈,五年前,绝望感就像无边的黑暗快要将我淹没了,近五年来,却有一盏温暖的灯火,为我照亮未来之路,这就是您啊!……”

夜深沉。何正娥的房子里还亮着光。她打开了一封来信,眼角泪花闪烁,双手微微颤抖。

这是一名困境女孩格里花(化名)给何正娥的信。19岁的格里花把她当成这世上倾诉衷肠的唯一依靠。

人世间有什么信任能比“以生命相托”?人世间有哪种称呼更重于“母亲”?……

格里花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他乡后,格里花经常被继父打骂,也没了母亲的关爱,后来被奶奶从外地接回来,童年的心理阴影,造成她性格孤僻,始终开心不起来。

2015年,何正娥加入丹阳齐梁义工社,她在了解格里花的情况后,决定结对帮扶格里花。“我准备帮扶到她有自立能力为止,一心一意把这件事做好。”何正娥说。

结对帮扶却没有何正娥想得那么顺利,多次的闭门羹、多次的不理不睬,都没有打消何正娥想要帮格里花的念头,她始终相信行动能够证明一切。

“再冷的心只要你愿意去捂,就可以把她捂暖。”何正娥笑着说。今年8月里的一天,是格里花的生日,何正娥带着格里花一起吃饭,还拍了很多照片。 “我丈夫、儿子都很支持我,只要一家人出去玩,或者吃饭,我丈夫都会主动提出把她带上。”

“现在我们可以说是一家四口。”何正娥告诉记者,就在前两天,格里花给何正娥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她的感激,写了她的纠结,最主要的是格里花愿意主动向她敞开心扉。

近年来,何正娥做义工时也带上格里花,让她也去体验生活。“其实这也是她自己提出来的,让看望老人的时候带着她一起去,说老人看到孩子肯定很开心。”何正娥表示,“看到格里花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十分欣慰。”(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通讯员 陈晓玲)

编辑:缪小兵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