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文艺兵童文乞:用歌声战斗

今日镇江讯 提起抗美援朝,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战士的身影和战斗场景。战场上其实有很多兵种,他们各司其职,用自己的方式作战,今年90岁高龄的童文乞老人就是其中一位文艺兵,当年她用歌声鼓舞战士,回国后她教书育人,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

战场上搞文艺做护士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科技大学一村,见到了这位个子不高的老人。童文乞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她从杭州中正中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1949年8月参军,1950年10月作为文化干部进入朝鲜,从此去前线慰问演出成了最常做的事,“我领唱过《一颗子弹一包糖》,这是我们文工团自己创作的歌。”除了演出,她还承担了护士的工作,“那时候人手少,我们年长的个子高的帮忙打扫战争,我们年轻的个小的给伤员喂水喂饭照顾他们,那时医疗资源也紧张,纱布要重复用,我们就用融化的雪水洗换下的纱布,晒干了再用。”说到战士,她抽泣了起来,“比起战士,我们不算什么,我们只是吃了些苦,战士们在前线打仗,很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英雄。”

“高楼万丈平地起,南京到北京。”“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说着说着,童文乞唱了起来,她说,文工团的人要会唱会说,战士上战场前,文工团的人经常现编宣传词,大家站在一边大声喊出鼓舞战士,振奋人心。

因为美军飞机经常盘旋侦察,所以战士们几乎都是夜行,“我们文工团的人也一样,身上插着草做掩护,白天遇到飞机就原地不能动,夜里奔赴指定地点。”童文乞说,她遇到最惊险的一幕,是文工团随大部队到达现韩国首都首尔时,敌军形成了包围圈,文工团的人赶紧往北极星的方向撤退,话剧队长、歌咏队长、乐队长等各带一队人北撤,“那时粮食几乎没了,我们杀马吃肉,加上压缩饼干,十多天后,撑到了现在朝鲜境内,我们100多人的文工团在这过程中牺牲两人。”

回国后教书帮肋困难群体

回国后,童文乞来到原北京俄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俄语,1957年,她来到现在的江苏科技大学从事俄语教育工作,1964年,因工作需要改教英语。教书育人的同时,她还资助贫困学生,“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校方帮我联系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对接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其中一位学生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另一位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他们向我报喜,我很高兴啊。”童文乞告诉同学们,有能力要多帮助别人,那位考上北医的学生,还曾前往广西支教。童文乞还能加了镇江“抗美援朝老战友俱乐部”,为社会宣扬爱国主义,给贫困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图/文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