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于田间地头的他们说:在镇过年,也挺好

今日镇江讯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就在镇江过年。”“一家人都在这,在镇江过年也不错。”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21年春节不一般,就地过年成为新的倡议。在镇江的田野阡陌,越来越多的外地农场主响应号召,选择在镇过年。

亲情不远,须服从疫情管理

“最近正是果园冬季管理的时候,事情不少,就在镇江过年了,也挺好!”1月25日,在位于丹徒区宝堰镇的康绿家庭农场里,已来镇“创业”十年的农场主周国成正在果园里剪枝,而选择留镇过年,也是他10年来的“第一次”。

周国成

站在45亩的蓝莓园里,熟练修剪着枝条的周国成坦言,自己和妻子两人在这照看这150多亩的果园,儿子在常州经营着水果店,一年下来,能见的次数不多。逢年过节,与亲人相聚的想法随着年岁渐长,也越发热切起来。“去年春节,我和老伴回了常州过年,结果两个多月没能回来,果园的果树缺少照料不说,养的鸡鸭差点因为断粮全军覆没。今年,国家有就地过年的倡议,我和老伴一商量,不行就在农场里过年了,也挺好。”

45亩的蓝莓树,需要细心照顾,才能在5月份结出回报;还有压过肥的桃树也正在越冬。而在镇过年的选择,或许能让周国成在几个月后,收获更多。

家人一起,在哪都是“团圆”

在句容市下蜀镇,河山家庭农场的何后军也决定了今年不回老家过年了。“老婆孩子都在这,父母也在,一家人都在这,在哪过年都一样!”

2012年,30出头的何后军带着老婆孩子来到句容市下蜀镇六里村夏家边摸爬滚打,如今占地123亩的河山家庭农场,已是包罗时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的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句容示范点。农村种植的葡萄、草莓、火龙果、桃、梨等深受老客欢迎。

何后军

“农场以应时鲜果为主,有葡萄、草莓和火龙果等。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时候,5个大棚的草莓,一方面靠路边销售,另一方面依托3天一次的社区线上团购活动,主要销往南京的仙林等地。”何后军说,他是重庆人,以前每到春节,或是他和妻子,或是父母,总有人要回家过年,接待亲朋好友。但今年,一家人都留在镇江,不回老家了。“从镇江回重庆老家,要火车转汽车,沿途费时不说,人也累。今年刚好有就地过年的倡议,我们就积极响应了。再说,一家人在一起,年味也不少。还能把草莓多销售一些,让老客吃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我们也很开心。”

携手共进,产业发展不松懈

每天晚上6点开始,句容市经济开发区的润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里就传出忙碌的声音。一捆捆菌棒,一株株菌菇,在郁宝锋和其合伙人亲力亲为下,装上了出发的货车。

郁宝锋在润民食用菌合作社忙碌

“目前,我们的重要产品是香菇、姬菇、平菇和猴头菇,日出货量超2500公斤,每天都是晚上发货,这也是我们一天里最忙的时候。”郁宝锋边干活,边说着。从南通来镇创业的他,和两个同样是外地人的小伙伴共同经营着这家合作社。去年春节期间,合伙人都回家过年,郁宝锋独自“留守”。他不仅时刻关注着疫情的最新动态,还率领合作社的员工竭力保障句容本地的平菇、姬菇、香菇等菌菇品种的市场稳定供应,保证当地市民能吃上平价“放心菜”。“我们不仅没涨价,而且将年前零售20元一公斤的姬菇,定价在9.9元一袋,每袋有0.9公斤。 每天稳定供应当地便民超市姬菇500斤,华阳农批市场供应1000斤,优先满足市民需求。”

今年春节又临近了,去年回家过年的来自安徽和常州的两位合伙人都选择留镇过年了,一起扛起合作社的发展。来自常州的合伙人宋合东说:“去年受疫情影响,来回都要隔离,对生产经营造成了影响。今年,我们说好都不回去,有事一起扛,将合作社经营得更好。”(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尤恒)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