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亲情不减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了尽量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全国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一时间,“就地过年”成了很多人选择。在我市,也有这样一群人主动响应号召,选择放弃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团聚,决定留在镇江过一个特殊的春节。

“新手”忙年,别有滋味

毛妮妮是镇江市农科院的农技专家,今年也是她在句容工作生活的第12个年头。

平时,毛妮妮手上忙的、心里想的都是农事儿。临近春节,是果树冬季修剪和清园的关键时期,她格外忙碌。“很多种植户打来电话,希望能上门指导或帮助园区规划等,同时,试验田还有很多科研工作需要做。”毛妮妮笑着说:“加上今年的疫情原因,我们一家就决定留下过年了。”

不回家过年,毛妮妮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烟台的母亲。“母亲住在城郊,置办年货不方便,我就把能想到的年货全买齐了给她寄回去,毕竟过年要有过年的气氛呀!”茶叶、衣物、开心果、话梅、糖果……毛妮妮列下长长的清单。“母亲奶制品过敏,必须要买果汁糖;要多准备一些红包,过年来拜年的小辈多……”虽然决定不回家过年,毛妮妮的心意已经早已随着一份份年货飞到母亲身边。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操办过年。”毛妮妮告诉记者,“新手”忙年难免有些“慌”。“我们一家都是北方人,讲究年初一吃饺子,这可为难我了,我连和面都不会。”这些天,毛妮妮每天晚上都和母亲视频“上网课”。“和面要用温水、擀饺皮要注意手法……”为了让家人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这位专家在母亲面前当起了学生,认认真真做着“忙年”的笔记。

留镇过年,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爸,这段时间疫情开始蔓延,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儿子今年不能回家陪你们过年了,儿子想你们啊!”这是镇江句容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职工陈镇发给父亲的一则短信。

今年35岁的陈镇家住湖北省大冶市,三年前来到句容,成为一名沥青拌和厂的职工。“父母都快60岁了,平时两人在老家相互照应。”陈镇是家里的独子,以往过年他都带着妻儿回湖北和父母团聚。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为回老家做准备。但是今年,陈镇一家决定不回去了,留在镇江过年。

“我们都挺好的,你安心工作,照顾好家里,我们也想你们。”很快,陈镇收到了父亲的回信,语气中没有埋怨,只有理解。

嘴上说着不回去,但是陈镇心里满怀着愧疚。“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今年过年不回家,二老不知道心里有多挂念。” 他说,“家人可以再聚,但是疫情防控不能耽误,不能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在镇江过年,是对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等年后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了,我们再回去看孩子和父母,真希望春天快点到来。”陈镇说。

“随着春节渐近,像陈镇这样决定留下过年的职工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也一定会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做好保障工作,确保他们过一个暖心年。”句容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支部书记陈晓昱说。

父母说,就地过年他们更放心

往年这个时候,吴章华和丈夫最大的期盼就是回浙江温州老家。“又过年了,一大家人又可以团团圆圆过大年了,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坐在一起,特别温馨。”

但是今年,越是临近春节,吴章华的心里越是纠结。“全国的疫情形势反反复复,到底要不要回家过年,这事儿我和丈夫商量了许久,还是拿不定主意。”

“要不你们还是别回了,现在不是倡导就地过年嘛,咱不给国家添负担了!”最近,老人在吴章华视频通话时劝说女儿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吴章华终于打定主意:今年就留在句容过年了。

镇江和温州,目前都是疫情低风险地区,但是乘高铁需要至少四个小时。“过年了,人口流动大,爸妈说还是就地过年他们更放心。”老人看得开,给女儿一家准备了富足的年货。“这些天快递不断,带鱼、海带、海蜇头……爸妈恨不得把特产都给我寄过来,让我们可以尝到家里的味道。”吴章华笑得很爽朗。

今年是吴章华来到镇江句容的第十三个年头,也是她第一次留在句容过年。“我开了一家羊绒生活馆,平时一年四季都无休,冬天更是最忙的时候。”她说,去年年后复工晚,耽误了不少生意,今年趁着响应就地过年,多忙活忙活,让钱包鼓起来。(全媒体记者 曹源  通讯员 沈楠 祖元)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