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今日镇江讯   谷雨雪断霜未断,春耕春管莫迟缓。四月将尽,田间的麦子纷纷抽穗,绿油油的田野里生机勃勃,预示着夏粮丰收的好兆头。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目标,通过多措并举的组合拳,让粮食保障待在“安全区”。

理念+政策,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现在,国家不是提倡粮食安全吗,我流转的田块去年底没有选择休耕,而是积极种植小麦,希望夏粮能有个好收成。”“我的田块也种了不少麦子,不能荒了田。”近日,句容市郭庄镇的几个农户正在田边查看夏粮长势,看着田间绿油油的麦子窜到了膝盖,心里对夏粮丰收有了更多期待。

夏粮种得好,源于去年秋粮丰产丰收。据了解,202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98.53万亩,总产量9.56亿公斤。其中,丹阳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幅5.6%,列全省县市区第一,获省政府800万元奖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勇表示,今年全市将围绕“守住底线、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目标,强化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完成市政府办《关于印发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规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09.93万亩、产量不低于99.48万吨,确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的目标要求,确保涉粮考核晋档升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级层面将对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水稻种植面积不低于上年的涉农市区扩大播种面积给予奖励,分全年播种面积15万亩-60万亩、60万亩以上两个档次,面积增幅1%-5%的奖励10万元、20万元,增幅5%以上的,加倍奖励。同时,将继续依法依规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具购置、稻谷价格、秸秆还田补贴发放等惠农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对水稻集中育秧、稻麦良种推广等实施补贴。

监管+指导,有序推动稳粮增收

在丹阳市云阳街道汉皇村,一排排机耕道直达田头,渠道通畅,旱能灌、涝能排,种粮有保障。“作为农业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汉皇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4000亩,总投资440万元,按照高标准农田‘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田间道路畅通、农田生态良好、生产方式先进’五条标准,项目区中低产田已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交通便捷、耕作与生产方便的高标准农田。”丹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该片区田块增产粮食30万公斤,每年增加农民纯收入70万元,效益明显。

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我市稳粮增收的重要保障。2020年,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4.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000余亩,总投资9100万元,全市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58.8万亩,占耕地比重达68.45%。

今年,我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并完善管理制度,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镇、先进镇评选常态化,提升基层申报项目的积极性,落实项目推进协调机制、项目建后管护机制,为项目长期有效发挥作用打好基础。同时,认真学习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精神,统筹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积极引导得益农业经营主体筹资筹劳,不断提高丘陵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外,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我市还将重点加快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用足用好省、市奖补扶持政策,争创省、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增强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组织关键技术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人才队伍。

在做好硬件提档升级的同时,软件辅助也纳入了稳粮增收的要素之中。今年,我市将围绕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建设等内容落实结对帮扶机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处站结对一个市区,每名技术人员结对3-5名大户,整合市区、镇(街道)农技推广人员资源,确保每个村有1名农技人员指导粮食生产工作。同时,积极引进示范高产抗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动主导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占比达80%,创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26个,建设智能化病虫情测报点,强化24个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0%以上。此外,将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持续推进“减量施氮、有机肥替代、深松耕培肥”技术模式,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水平,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

品牌+品质,倾力打造镇江品牌

现如今,吃镇江大米,已成了越来越多镇江市民的“选择”。这种变化的出现,源自我市积极打造优质大米,塑造优质大米品牌的积极探索和有力作为。

“我市有许多优质大米品牌,嘉贤稻鸭共作大米、句容戴庄有机大米、丹徒恒顺优质大米、新区润果九渡大米等好大米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积极用好“味稻小镇”金字招牌,完善推广订单销售、网上销售模式,以市区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一个市区重点打造1个地方品牌,推进规模化经营,落实放心农资统一供应、机械作业统一服务,病虫防治统防统治,加工贮存统一标准,不断做强区域公共品牌。

有品牌更要有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近年来,我市积极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突出种子、农药、肥料监管重点,从源头上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有效含量不足、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同时,扶持、培育一批管理制度健全、商业信誉好、示范作用强的“农资经营示范店”。

4月27日,市委农办专门下发《关于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通知》,推动6000个以上经营主体加入全省追溯信息网,实现入网主体监管全覆盖,强化质量风险监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及时防控风险。同时,将进一步突出专项整治,重拳整治“行业潜规则”和各类质量违法行为,对质量违法行为形成震慑,打造安全优质的镇江农产品品牌,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市“三高一争”新实践作出应有贡献。(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张行)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