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突然火了

□ 华 翔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就在这几天,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山东菏泽的曹县。与此相伴的,是颇多网友精心制作、调侃意味浓厚的短视频,譬如“众所周知,地球分为南半球和曹半球”、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曹”、“我常常因为自己不是曹县人而感到自卑”、“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女朋友去曹县看看”等。曹县,就这么毫无准备地出圈了。数据显示,从4月13日到5月17日,微博上关于曹县的话题阅读量超过了5亿;而搜索“曹县”这个关键词,抖音上仅这两个字相关的播放量就达到了7.7亿次;网络媒体也开始纷纷聚焦。

此时,这还依然是“吃瓜”,充其量只是一座城市突然“网红”了一下。按照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慢慢地,或者另一个社会热点袭来,这“瓜”这“红”也就悄然无声了。

但后续的发展谁都想不到,主流媒体发力了。《新京报》报道《曹县突然火了,我们和县长聊了聊》;《中国新闻周刊》撰文《曹县究竟是个什么梗?》;甚至学术味、专业性更强的《文化纵横》也将一篇旧文重新拟题《一位北大教授在山东曹县的意外发现》重磅推出,其文原名《三秩归一:电商发展形塑的乡村秩序》,刊发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于是,本来只是一个很有趣的“瓜”,吃着吃着,却最终演绎出一段城市宣传的动人乐章。于是,“吃瓜”之余,有了三点感悟。

其一,年轻人的世界我们不懂,年轻人的世界必须搞懂。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了过程。去年下半年,一名来自山东曹县的网红博主“大硕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许多视频中,他用曹县口音喊道:“山东菏泽曹县!牛了666,我的宝贝!”像许多其他同样被人们戏称为“土味博主”的内容生产者一样,他的视频创作以接地气为特点,视频的背景常常选在田间与地头、灰色的街道,形象并不高端、精致。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一句接地气的视频台词,夹杂着魔性的口音和夸张的肢体动作,竟然在互联网上飞速走红,成了一个人人争而用之的梗,同时也彻底让自己的家乡——曹县,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蹿红于网络。从此,曹县的梗一发不可收拾,各路段子手纷纷入局,进入了这一场调侃大赛。

真心说,年轻人的世界我们不懂。甚至,以魔性口号带火山东曹县的短视频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曾因部分语言被指哗众取宠而被有关部门约谈了两三次。但年轻人的世界,还有所谓“低俗”的大众文化,则必须搞懂,无他,就是因为“年轻”和“大众”!

其二,抖音一分钟,曹县十年功。

这是《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中的小标题。事实上,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本就不可能只是因为“瓜”有趣。真实的曹县,《新京报》如是描述:“‘火出圈’的背后,这座小城有山东省内最大的淘宝村,在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中位居第二,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和汉服基地,棺材出口占据了日本棺材市场的90%。”《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评论:“曹县的这一场另类出圈看似仅凭一人之力,但拨去网络流量的浮云,曹县多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却有着草蛇灰线般的蓄力故事。”

曹县县长梁惠民接受采访的两句话其实已然说得挺透彻,“能引发热议,说明我们有值得关注的地方”,“曹县的‘火’与曹县人民敏锐、接触新事物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思维有很大关系”。透露一下,曹县的电商产业,从1997年就开始起步了。

其三,家乡是我们心底最柔软也最扎根的那一抹温情。

这个感悟来自两个人。一是短视频作者“大硕的”,他说:“走红不意外,就想让人知道家乡。”二是梁惠民,她在前几日召开的曹县返乡创业人员座谈会提及了这次意外的曹县“火出圈”:“这是网络上的调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面至少表现出两层意思,一是大家非常关心来自家乡的信息,关注家乡的发展;二是家乡的变化确实大,甚至有点让大家不敢相信。”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些纷纷入局的段子手们,在制作调侃短视频的过程中,心底深处,何尝没有一种自己家乡的代入感。

于是,有趣的“瓜”就颇值得好好品味了。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