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袁隆平的杂交稻有不解之缘

宦祥宝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逝世,举国悲痛。我的心情更是十分沉痛。眼前仿佛又看到年轻时试种杂交稻带来的阵阵稻香、缕缕米香的喜人场景。早在45年前,我就与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我,吃不饱肚子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可以说,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喝粯子粥、啃山芋中成长的,以至于现在只要见到粯子粥和山芋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饥饿反应。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带着“农民天天出工劳动、年年粮食却不能自给”的疑惑,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农业科学实验。由于采用的是常规品种和一知半解的栽培技术,两年四季的稻、麦实验,不是肥料少了产量不高,就是肥料多了倒伏减产,为此很是苦恼。

1976年,组织上选派我去丹徒县“五七”农校学习,当时正值袁隆平“三系”杂交稻成功配套。课堂上,育种老师为我们讲授了杂交稻“三系”配套制种技术,栽培老师为我们讲授了杂交稻“狼尾穗子、芦柴杆子”的生长特点,每亩能产千斤以上,这种神奇的水稻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员。出于好奇,我课后找到育种课老师——丹徒县种子站柳站长,请他能否帮我找几斤杂交稻F1代种子来试验田试种。

当时,柳站长给我的回话是:现在的种子好比黄金,颗粒难求,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都找不到一粒种子,下一步各省都准备去南方制种了。而在我的再三求助下,柳站长答应帮我想想办法。没过几天,喜讯来了,他通过关系从袁隆平湖南基地找来了5斤南优2号F1代种子。

我真是如获至宝,晚上睡觉都放在枕边。凭借这5斤稻种和农校学到的知识,第一年我们的实验田就获得成功,两块杂交稻田,从秧苗到成熟,始终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4.2亩杂交稻,经专家理论测产和现场实产验收,总产量达到5090.4斤,平均每亩单产1212斤,其中一块1.4亩的重点田块,单产竟达到1514.3斤。在那个计划经济、以粮为纲的年代,这一水稻产量顿时成了爆炸性新闻,很快在全县、全镇江地区传开了。当时专家们都说,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在华东地区的第一高产纪录。

这一年,我们同时搞了30亩的制种田,共收获F1代种子3720斤,除本大队部分用种外,还调出1000斤种子供外地试种。

第一年试种就取得这样的高产,是否有它的偶然性?第二年,我们正式组建了东方农科队,除继续在这两块田搞高产试验外,全大队推广种植了1000亩杂交稻。结果令人喜出望外,其中1.4亩的试验田单产1606.2斤,全大队1000亩杂交稻单产都在1100斤左右。

往后的4年,试验田单产都在1500斤以上,丰产方单产在1200斤-1300斤。因为种植杂交稻,全大队水稻单产由1975年400斤左右提高到900斤以上,总产量增加近60万斤,社员的口粮也从1975年的人均340斤增加到1982年的580斤。

回想起在大港东方农科队与杂交稻6年为伴,每年从落谷到成熟,各地前来参观考察的都在上万人次。全国劳动模范、水稻专家陈永康,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院长、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先后多次来此考察,缅甸国家农业代表团也来现场考察等。我们农科队骨干成员还分别到各地现场示范、传技术,东方农科队杂交稻栽培经验在各地获推广。

时任镇江地委书记王一香、丹徒县委书记黄选能每年必到东方农科队视察,他们都表示东方农科队的杂交稻栽培经验为丹徒县和镇江地区粮食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种了袁隆平先生的杂交稻,我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

1982年,我被镇江地区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调至镇江地区农科所,后去高校读书又留在句容工作。眼看杂交稻在丘陵地区全面推广,革命老区百姓不仅家家口粮丰裕,每年还能为镇江市粮食上交挑重担、作贡献,处处都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杂交水稻的推崇备至和对袁隆平先生的感激之情。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如果有了优良的品种,即使不增加肥料,也能取得较好的收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国家粮食产量的贡献在早年东方大队和镇江地区的实践就可见一斑。他的惊世之作拯救无数人于贫困和饥饿之中,他对人类的贡献巨大无比,必将永载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袁院士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系镇江市扶贫“三会”理事长)

编辑:何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