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创新都市圈 共绘发展同心圆——写在2021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暨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举行之际

初夏时节,芳菲满目,万物竞秀。乘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的东风,继2020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后,镇江躬逢其盛,迎来都市圈创新合作的第一次聚首。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切嘱托,镇江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中扬长补短、借势攀高,以更深谋划、更活机制、更实行动奋力推动各领域积极承接都市圈优质科创资源的辐射带动,密切强化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精心搭建“政产学研”合作桥梁,携手跑出共建共享、共融共赢的加速度。

资料图

扩容合作圈

科技成果转化显成效

水秀山清相接,苏韵皖风交融。“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期由江苏和安徽两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集聚到创新发展,拥抱都市圈、融入都市圈,成为镇江上下的一致共识:南京这座创新“山峰”隆起得越高,必然会把周边的“斜坡”拉得越高。

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十四五”期间,镇江将始终把南京都市圈建设作为最现实的机遇,态度上坚定不移,行动上坚决有力,按照“示范带引领、全市域融入”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G312产业创新走廊,在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中推动“三高一争”。市长徐曙海指出,肩负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同心同德、精诚合作,共享一体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共创南京都市圈建设美好未来。

都市圈创新合作如火如荼。2020年8月举行的2020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0多家高校院所,64支专家技术团队以及300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相聚镇江,就技术、人才、成果开展现场对接,达成合作225项,合同金额近6亿元。

“弥补研发短板,借助科技部门搭建的合作平台,把技术需求在都市圈内精准推送,实现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精准对接。”立达纤维工业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与南京多所高校达成了产学研合作,储备了一批专利技术,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已经尝到了都市圈创新合作的甜头。

南京高校请进来,驻镇高校走出去。江科大先后与芜湖造船厂签订“现代造船模式落地改进项目技术咨询”合作协议,与宣城签订“宣州区水阳镇船舶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合作协议,镇江高校的先进技术成果在安徽实现了产业化。

多年持续举办“宁镇扬科技合作大会”“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等活动,镇江创新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成效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全市技术交易持续活跃,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1.62亿元,同比增长60.99%;汽车高性能驾驶辅助系统、纳米结构陶瓷薄膜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26项。

布局创新带

构建联动发展新格局

本月,有关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项目的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月初,市政府举行专题会研究该项目。5月21日,市领导前往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项目现场,督查推进项目建设。不只是为镇江融入南京都市圈、促进外联互通搭架子,这条路的建设超越了补强城市路网现实层面的考量,更为关键的是对加速推动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互补性强,深化新形势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恰逢其时。镇江决策层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

作为连接南京和镇江的交通大动脉,G312国道沿线分布着两市优质科创资源,生态环境优良、创新要素丰富。2020年,南京与镇江签署《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以“G312创新走廊”为突破口,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南京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与镇江高新区、大学城融合连接,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当前,镇江正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城市发展格局,推动着全市产业集中集聚集约统筹发展,努力将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成为全市产业创新承载地和创新驱动主引擎,着力形塑创新创业福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承接都市圈产业辐射和创新溢出,镇江一着不让抢先布局。2020年,镇江高新区与南京邮电大学签署《南邮—镇江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协议》,依托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创新资源,重点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和人才引进。此次大会,南京邮电大学镇江研究院将正式揭牌,校地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12月,镇江市-东南大学“校地融合、创新发展”合作大会召开,东南大学校友经济产业园和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落户镇江,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镇江分中心启动运营。作为G312产业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官塘创新社区,已吸引阿里和润数字产业园、镇江数据湖产业园、东南大学研究院、西安理工校企联盟等重磅项目落户。

随着东南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分中心、南京大学句容创新创业示范园、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建设的加快,以G312产业创新走廊为纽带,东中西三大创新极联动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告别单打独斗,致力握指成拳,以一体化的思路、创新性的举措打破行政壁垒。积极参与分工协作,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动能,镇江在与都市圈城市共建共融中携手推动产业协同并进,激情奔跑、一路向前。

绘就同心圆

借势借智深谋划强落实

从近邻到“紧邻”,让个体成“一体”,南京都市圈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已然开启。身为都市圈一员,镇江着眼于深谋划,着重于强落实,与都市圈兄弟城市同向同行,画好创新合作、共建共享的同心圆。

协同创新,镇江超前部署。2020年底,都市圈各市签订了《共建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框架协议》。在本次大会全新上线的“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一站式可视化平台,将全面展示都市圈各城市高校院所、研发平台、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创新资源分布,为各类创新主体按照创新链和产业链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便利。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镇江正积极参与构建南京都市圈科创共同体,致力推进都市圈城市间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工作,让企业享受到更广更优的科技资源和服务。同时,加快推动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句容临港工业集中区共建伙伴园区,强化资源对接、要素共享、优势互补。

借势而为,借智而行,镇江精心汇聚科创资源。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持续深化,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共建科技创新载体,让南京的创新要素在镇江产生“叠加效应”“化学反应”,更好服务镇江高质量发展。开展大型产学研活动的同时,我市将推出创新举措,着手实施“揭榜挂帅”制度,破除身份限制,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营造公平创新的环境,提高研发效率和财政资金绩效,重点向南京等地发布我市关键技术攻关“榜”,集聚优势科创资源,攻破一批我市重点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升我市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坚持“一盘棋”,凝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镇江将与都市圈兄弟城市一道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昂首跑出加速度,奋力谱写创新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华章。(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马弋 郑淇元 卢永慧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