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一号战略” 镇江推出“产业强链”行动计划

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持续发力,镇江又有大动作。

上月底,我市正式推出《镇江市“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前备受关注的产业如何链式发展、“卡脖子”技术怎样突破、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怎么建立等问题,在“行动计划”中都有所回答。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市制造业“四群八链”的发展目标。其中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的规模,到2023年要达到规上工业的68%。3年提高6个百分点,主导产业接近“十有其七”,这对产业集聚度历来不高、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镇江而言,到底如何实现?

链式发展企业是主角

无论产业强市还是产业强链,企业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和发展主角。“行动计划”中,我市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目标,其中多项目标与企业有关。如到2023年,我市新增年销售超百亿企业3家,累计10家;新增年销售超50亿元企业7家,累计20家。而这些企业,都将是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

有鉴于此,培育产业链主导企业,成为产业链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后3年,我市一方面加大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招引力度,既招带动性强、产出高的大项目,又引“高精尖”、成长性好的小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本地已有“链主企业”和产业链优势企业,鼓励链上优势企业以商引商、吸引配套企业落户。

为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我市将支持龙头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培育一批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并将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百家核心企业库,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补链强链延链。

“小而强”是不少镇江企业的特色。记者了解到,我市将进一步培育“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增强产业链细分领域的主导能力。并通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制造+服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产业链上的创新关键

产业链式发展,技术创新是关口又是关键,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行动计划”中,我市突出实施了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行动。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市首先会加快新型研发机构的产业链布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二是在重点产业链上,优先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

针对重点产业链上的“卡脖子”技术,我市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组建联合体,并联合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构建新型创新合作网络和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技术协同攻关实现“卡脖子”技术产业化突破。目前,全市正着手对8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全面技术摸排。

技术创新突破的重点,也在成果应用。为此,我市将推进国内一流高校院所技术创新成果,在重点产业链企业转移转化。同时推动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加快进入重点产业链的供应体系。

“产业链式发展有助于加强企业合作,强化协同创新,这对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瓶颈突破都是重大利好。”上述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自主可控又开放合作

实施“产业强链”行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是最终目标之一。为此,对于产业链的基础能力,我市将开展升级行动。

针对8条产业链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和工业基础软件的薄弱环节,我市将实施一批强基工程项目。譬如为适应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需要,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全市要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探索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并加快各类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引领示范,提升产业链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夯实自身基础是为了更好开放合作。今后3年,我市会开展产业链重构行动,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可靠性,形成国产替代进口的能力。并计划建立产业备份系统,丰富重要产品的供应渠道,提高重点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将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支持更多镇江制造产品“走出去”,提升产业链国际合作水平。

一系列务实有效的行动举措,将有力提升我市主导产业的产业规模和支柱作用,让镇江制造真正强起来。到2023年,仅8条重点产业链的规模,就有望达到全市规上工业的55%。(全媒体记者 梁和峰  通讯员 王云山)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