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之理,实践辩之

省镇江一中  陈子杨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在《石种钟山记》中这样写到道,他用实地考察探寻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也用亲身经历向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验证是非的标准,只有真正正确的道理才能经受实践的考验。

歌德说:“真理藏在深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而实践赋予了我们发掘真理的铲子,除走掩盖真知的偏见与谬误。徐光启挥舞了下铲子,纠正了《唐百草》上芜蒿变白菜的错误;哥白尼挥了下铲子,冲击了传统“地心说”的谬论。一个勇敢率直的人,会自己观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作人。这时,实践就成为了他们的武器,成为了验证是非最准确、公平的标准。

没有实践就没有实际的依据,也就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即使是真知灼见,也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正如“纸上谈兵”的赵括,名将之后,熟读兵书,却惨败于白起之手,葬送四十万赵军士卒。兵法错了吗?过时了吗?都没有。只是赵括不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失去了实践的磨练,哪还会有什么真知呢!诚如王充所言,“两刃相割,利钝乃知。”麦哲伦的船队一路向西完成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自成真理。人们也可以开始据此开辟新的商路航线。真知的探索中从来没有什么显而易见,有的只是实践证实。

同时,对于权威,要敢于怀疑,敢于去用实践检验。

我们向所有人学习,但不要听从任何人。若是跪拜在权威面前,我们的思想就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哪还能识得真理,领悟真知呢。面对顽固派的教授,北大学子愤然说出:“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若没有一代代志士挑战权威,破除谬论,也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庄子》曰:“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生活中有无数是是非非,真知谬论混杂其中,只有实践才能去伪存真,尝到真理的味道。

名师点评:

论据丰富翔实,新颖有力。

总体上层次分明,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层次期待。

开头结尾精确有力,引用的技巧增加了文章的得分力。

特邀点评人:邵顺文——温故知新教培中心

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学校邀请讲授写作,为国内多所名校培养了多名优秀学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学生创作专业委员会会长,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得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高考作文特邀点评人。

交流电话:1891389555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