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苏轼在金山为Ta伴舞,Ta是谁?

 

袁绹

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宋徽宗年间,为教坊大使。宋钦宗靖康年间,被抄家。著有《撒金钱》《传言玉女》《清平乐》。

教坊大使

北宋统一中国后,在其旧制上若许变更,集中了各地原因人才,设置了大晟府、教坊、教乐所等。这些由政府出资的音乐机构是专业、作曲、声乐、器乐传播者。大晟府是在教坊之上的音乐机构,它主持定乐律、制乐谱,然后交教坊按其执行,并颁行传播天下。在当时按照宫廷需要创作的新乐曲,则是教坊的职责之一。

因是袁绹所唱,使得《水调歌头》在歌妓(这里指宫中歌妓)、家妓、私妓中广为传唱。因宋时歌妓的传播,使得这首《水调歌头》千古流芳。

歌妓

先秦称:女乐;汉代称:倡乐;魏晋称:乐户;唐代称:歌妓。

宋代的歌妓制度,大体沿袭唐制,有了完整的体系,体现在阶层的区分,官妓、家妓、私妓。

历史还原

宋权相蔡京之子蔡绦的《铁围山丛谈》卷三:

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苏轼与金山

苏轼和金山有缘,至今他的玉带还在金山寺,是金山寺的镇山四宝之一。

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每次路过镇江,他都要来金山小住。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到贬谪,金山也就成了他调整心情的精神家园。

每当失意时,金山这座蕴藏着佛家经典的寺庙、幽静的环境,总能让他清理纷乱的心情,增加几分面对前途的信心。

据统计,苏东坡一生曾10多次来到金山,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妙高台

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

刘编《金山志》(镇江金山寺)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又云,“妙高台江水明如镜”。

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清代以前,金山在江中时,可以俯视四面长江,滚滚东流的江水至此,被碧玉浮江的金山迎头劈开,分为两股,向东奔腾而去,气象万千。而妙高台下水面平静,据清《金山志》记载:“妙高台江水明如镜”,登高台,仰头赏天上月,低头玩水中月,又在佛门清静地,寂寥无人语,自然是清静无匹。

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的妙高台为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

今天的妙高台虽不是当年的江中浮玉,但其景并不逊当年,所以说,今天妙高月色还是金山寺的一处好景点。

妙高台上,除了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

附袁绹词:

撒金钱

频瞻礼。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鳌山高耸翠。对端门、珠玑交制。

似嫦娥降仙宫,乍临凡世。恩露匀施,凭御栏、圣颜垂视。撒金钱,乱抛坠。万姓推抢没理会。

告官里。这失仪、且与免罪。

传言玉女

眉黛轻分,惯学玉真梳掠。艳容可画,那精神怎貌。鲛绡映玉,钿带双穿缨络。歌音清丽,舞腰柔弱。

宴罢瑶池,御风跨皓鹤。凤凰台上,有萧郎共约。一面笑开,向月斜褰珠箔。东园无限,好花羞落。

清平乐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上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镇江金山寺老照片

陈大经 摄

千年古刹江天禅寺

老照片不止适合回忆

更适合看见从前

(全媒体记者 贺莺)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