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的突围之路

华翔

■摘要

每年都有发展和进步,每年都在同一个主题下不断深耕,发展惯性就是时间的朋友。

连续看到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一个镇、一座城和一个边缘省份的发展崛起路径。虽然层级并不一样,但他们的突围之路,在某个层面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镇,是广东佛山的大沥镇。《瞭望智库》如是写道:“它没有铝矿资源,却成为‘中国铝材第一镇’。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小镇居然破解了困扰其他地方多年的环保、土地等难题,在国内率先缔造出数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城,是安徽的亳州市。《城市进化论》报道:“当前,亳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可谓名副其实的‘隐形城市冠军’……‘十三五’期间,亳州中医药产值总规模由480亿元增长至1450亿元。2020年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352.2亿元,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全年总额过千亿元;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有69家落户,实力可见一斑。”

省,是地处西南的贵州。《秦朔朋友圈》这样说:“贵州发展大数据,是天时地利人和,有时空中抓住政治、市场机会的仅此一份的独特性。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连续6年,其增速在全国排第一位。”

细说这镇、市、省的异曲同工之前,我们需要学习一下城市发展竞争格局的变化。

2014年《南方都市报》曾有报道,说的是航空市场格局正在由枢纽轮辐模式向点对点网状互联模式转变的进程之中,其题目为《直达的变革》。而2019年,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曾表示,有三股力量深刻地改变未来的经济。这第三股力量正是——超级关联。他如是阐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整个经济行为改变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当整个经济行动变化的时候,都是自上而下,政策的变化、大的事件的变化。而今天所有的人……能在同一时间得到几乎是同样的信息,在这个时点上,所有的人会采取或多或少同样的行为,通过产业链可以在瞬间改变经济。”

类似的变化也逐渐体现到了地缘经济上。除核心城市外,原有的二三级城市逐级辐射向区域内城市超级互联转变,区域间城市发展竞争亦同样在进行着“直达的变革”。这样一种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核心城市更加“坐大”。因为二三级城市辐射次枢纽功能的消解,其原有的能量一方面是散于各个城市的点对点网状互联中,另一方面则是更加集聚于核心城市。近十年来,省会城市的大面积崛起,与此不无关系;各个大城市拼抢国家级中心城市,与此亦不无关系。

其二,超级互联,人、财、物包括信息等各类资源流通更畅更快,恰如大水漫灌。于是,那些非核心城市,一方面是已然置身于更大范围的竞争场,大中小城市无论级别,同场竞技,一拼高下。国家第八个超级计算中心落户县级市昆山,便是佐证。另一方面,“所有的人会采取或多或少同样的行为”。譬如,当前的“创新驱动、产业强市”发展路径,各个城市或许叫法不一,却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同样选择。同质化竞争,结果恰是强者恒强。比如2020年10月,镇江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建设项目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阿里数字产业园;而同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州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却有1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推进重点有“一个基地四个中心”,包括阿里巴巴苏州基地、新零售苏州中心、工业数字化转型苏州中心、智慧物流骨干网苏州中心和大文娱苏州中心。

直达变革下,超级互联中,区域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以及边缘地区如何寻找到突围之路?恰如泰州开通高铁时,时任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的思考:“如果自身优势不明显,环境吸引力不够强,高铁甚至会成为倒吸资源要素的‘走廊’……资源要素究竟是‘路过泰州’还是‘落户泰州’?是‘走出泰州’还是‘走进泰州’?我们要问一问自己。”

还是努力做“核”!只不过,这一种“核”与核心城市的“核”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专注某类产业,做深做透做出品牌,做成细分项之“核”。用企业界的话说,是走“专精特新”小巨人之路。形象的比喻则有:大水漫灌之下,蓄水则当打洞成井,井越深而蓄水越多;长时间坚持“深挖洞,广积粮”,方能最终成功突围,“敢称王”。大沥镇、亳州市和贵州省的实践,不正是这么一条道路吗?

当然,有“异曲”。贵州,是敏锐抓住新机遇,一方面是新兴的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一方面是高海拔、低气温、低电价、非地震带等因素让贵州成为储存数据的理想之地。于是,“时空中抓住政治、市场机会的仅此一份的独特性”,时任贵州省长陈敏尔2015年6月说:“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我们看准的一颗钉子。”

亳州,是坚持发挥老传统。作为东汉“神医”华佗故里,亳州有着1800多年的中医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于是,亳州将现代中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并提出“以药立市、以药强市”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大沥的经验则更为富贵,因为一是无资源依托,属于“无中生有”,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涅槃。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沥一些从事废旧五金回收和熔铸的民营企业向下游延伸,开始发展铝型材加工业。到了90年代,随着铝型材市场需求爆发,越来越多大沥人投身这一行业。鼎盛时期,大沥一度集聚了近200家铝型材企业,建筑铝型材的产量占全国30%,镇级销量和出口额排名均处于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和贸易基地。但高光时刻,大沥却在2007年迎来了一场历时多年的“环保风暴”,可谓内忧外患,到处是坎。然后,是长达5年的痛苦洗牌、转型。重构产业格局,大沥一方面是成立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加速了有色金属贸易的结算、融资环节回到大沥;一方面是将目光投向全新的全铝家居行业,铝型材行业步入产城发展的进阶之路。再然后,便是成功地重夺产业话语权。

“同工”,已然不用多说。“深挖洞,广积粮”,最终“敢称王”。用《秦朔朋友圈》说贵州的一句话代表,则是:“每年都有发展和进步,每年都在同一个主题下不断深耕,发展惯性就是时间的朋友。”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