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思路与生态圈理念

■摘要

简单地说,产业链就是生产配套。产业链招商,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招商效率、倍增效应和“滚雪球”式的集群效应。生态圈则包括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配套,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物流、商贸、中介服务等。位于城市发展的层面,仅仅是产业链思路,已然不足,必须升级到生态圈理念,哪怕推进这样一项工作,难度更大、时间更长。

很有意思的一个发现。近一段时间阅读经济新闻,一个并不十分鲜明的区域差别渐渐凸显在笔者眼中。这就是,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广泛使用产业链这个思路于招商和产业发展工作中,甚至,“链长制”被颇多地方政府作为搞实体经济的工作抓手普遍推行的同时,一些发达城市,譬如深圳、苏州,包括新经济产业极其活跃的成都,他们却开始更多的使用产业生态圈这个理念,并有着逐步替代产业链思路的趋势。

然后,便是看到了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近日发表的文章《关于“链长制”我有话要说》,其开篇就写道:“产业空间组织不是‘产业链’的纯技术建构!城市不是‘产业链’的容器!集群研究者要有系统的思维,而不能停留在‘链式思维’!”于是,想说说产业链思路与生态圈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宪一年多前于《经济观察报》曾发表文章《重新思考产业链:产业生态与产业集群的现实意义》,对产业链与产业生态有过较为清晰的定义解释。学习如下:广义产业链包括上下游意义上的狭义产业链,内在于产业链的配套能力意义上的产品链,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供应链,进而构成网链结构。而产业生态,不仅有着复数意义上的狭义产业链、产品链和供应链,还包括各种服务链,如专业服务链、金融服务链和公共服务链,乃至社交链。

简单地说,产业链就是生产配套。由此引申出的产业链招商,就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而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招商效率,一旦成功上路,便是倍增效应和“滚雪球”式的集群效应。

生态圈则范畴更广,包括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配套,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物流、商贸、中介服务等。换言之,生态圈是产业链经营发展的土壤与环境。生态圈不够完备、不够丰腴,强行拉来、补全的产业链,依然会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出走,一节链条一节链条地松掉。而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单靠“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单靠招商或经济部门推动,远远不够,必须是政府各部门,同行业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客商,还可能有看起来不相关行业的企业,以及各种服务机构或平台,齐心合力,共同发展。甚至,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来精心培育,等待其“萌芽、长大、成形”。

如是,产业链思路,站在企业或部门的层面,即可理解或实施。生态圈理念,则必须放大到园区乃至整座城市发展的层面,统筹运用。或者说,当位于城市发展的层面,仅仅是产业链思路,已然不足,必须升级到生态圈理念,哪怕推进这样一项工作,难度更大、时间更长。

不仅如此,陈宪教授指出,生态系统是我们从研究自然生态的相关学科中借用的一个概念。在自然界,生态系统就是由各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还有微生物)链,以及它们之间和环境之间关系组成的。这种范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创新生态或产业生态中,众多“物种”杂居,有可能产生新“物种”,即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产业和业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质量,就是由这些新“物种”的成功率决定的。事实上,那些强调生态圈的城市,其发展阶段恰是越过了产业发展初期,开始越发地注重产业创新;或者说,是具有欲在新经济发展中拔得头筹、领跑产业的雄心。

而另一方面,王缉慈教授也提醒我们:“对于复杂产品来说,一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大可能由一个省市全部完成,即使是一个国家也可能无法从事所有的价值环节。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空间分布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开放的条件下,促进本地的产业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创造有利于技术学习、鼓励创新的产业环境,可望使本地的经济活动在跨地区的价值链中占据更高的价值环节,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战略策划大师王志纲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时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是深圳?》中曾分析了深圳发展的三个非政经类密码。其中一个就是“生态”。

如是,城市产业发展运用产业链思路与生态圈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在各自的层级上,什么时候更当说什么样的话、干什么样的事,或许已然明晰。(华翔)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