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太不容易了,得帮帮他们!” ——追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糜林①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我市病逝的农业专家糜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糜林生前系镇江市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他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用一生践行为农服务的承诺;他燃尽生命之光,照亮了广大农民的致富之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女儿糜蓉代表父亲赴京领奖,又一次为父亲感到自豪欣慰。她激动地告诉记者,非常荣幸父亲能够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道德模范的关怀、厚爱,感谢组织对父亲短暂一生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农民太不容易了,得帮帮他们!”这是糜林经常念叨的,也是糜蓉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父亲三十三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真正兑现了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人心里的承诺。我想我的父亲从未离开,他的初心和坚守会化为我一生的榜样陪伴、指引着我一路向善前行。奋斗的年代,每一朵浪花都应奋勇向前。作为年轻一代,我更觉得使命在肩,要以父亲和道德模范们为榜样,争做美德的践行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为人正直毕生无愧,光明磊落浩气长存。”这是糜林去世后灵前所写的挽联。距离2020年2月18日糜林离开我们,已有近630天,可大家永远忘不了糜林,忘不了他对农民好。

资料图:糜林女儿糜蓉

糜蓉回忆道,父亲出身农民家庭,从小尝尽生活艰辛,深知农民的不易。他一直说,要让农民的日子好过一些。所以即使条件再困难,也要发奋读书学习,为农民汲取急需的知识;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在帮助农民致富这条路上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在女儿心中,糜林是一位极其平凡又了不起的父亲。

糜林总是多为他人着想,在糜蓉印象中,父亲时常会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吃晚饭,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去了农户家帮忙指导。女儿问糜林为什么不就近吃一些?他的回答是:“农民很热情,都想留我吃顿便饭,但我是去送技术、送服务的,不能反倒给人家添麻烦、增负担了!”

糜蓉有次陪父亲一起去,也切身体会到了糜林在农户家技术指导的时候,工作量是有多巨大!在几十亩田里到处跑,还要修剪枝条,很难想象他经常是饿着肚子承担着这样高负荷工作的。可糜林常用挂在嘴边的这句“农民太不容易了,得帮帮他们!”就告慰过去了!

资料图:糜林

糜林是农家子弟,他一心只想着用自己所学帮助农民,哪怕能增加一点点的收入都好。为了有更多时间帮助农民,他常常忘记了自己。糜林患上严重的牙周炎后没有能及时治疗,一口牙掉了半口,工作太忙直到去世也没来得及把假牙做完;可为了帮助桃农范国金的桃树治病,他下午5点多从句容赶到丹阳杏虎村,打着手电进桃园找到病因,全然不顾蚊虫让自己变成了“包大人”;糜林住院期间,每天有好多个农户的电话打到他手机上。家人建议这个时候要多休息一会,但他坚持要接每个电话,而且强行打起精神,用尽量正常的语气和农户交流……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这样评价自己的弟子、战友糜林:他是位实干型专家,他既能讲给农民听,又能做给农民看,他是农民的朋友,农民都信任他,愿意跟他学,糜林的离世是全省农业界的重大损失。

糜林用短暂而崇高的一生展现了一名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伟大境界,他给我们留下了诚实守信、一生为农的精神遗产,我们铭记糜林、学习糜林,相信也将会有更多的“糜林”出现,一起守护和延续为农服务的使命担当。(全媒体记者 栾继业)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