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访诉初心 奋楫笃行话信仰

今日镇江讯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独特的烙印;每名党员,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追忆入党初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才能时刻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京口区谏壁街道西街社区党总支近期开展了党员家访活动,倾听党员们的初心故事、人生感悟,以他们的视角解读“无字之书”,坚定不忘初心的决心和砥砺前行的勇气,铸就不同的“人生之书”。

在沈国祥(右一)家作红色家访

回首初心,品质坚定信仰

“党员,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一谈起入党初心,73岁的沈国祥便反问道:“党员就是不论党龄长短、不论身处何方,始终牢记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用一生奋斗为党旗增光添彩,用实际行动诠释‘我是党员’的硬核本色。想通这个问题的那一刹,便萌生了我的入党初心。”

沈国祥谈起了入党54年的经历。1965年,18岁的沈国祥入伍。在部队的两年时间里,沈国祥迅速成长起来,赢得了“射击能手” “游泳能手”称号以及4个“五好战士”荣誉,并光荣入党。

1969年,沈国祥退伍后进入原镇江纸浆厂工作,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两年之后被提拔为工段长。1971年担任红卫大队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多年。之后,镇里又调他到更困难的乡镇企业。自1985年起,沈国祥做过7家乡镇企业的“一把手”,他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努力增加经济效益。“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志愿服务,我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碰到矛盾不上交、发现问题不迁就、遇到困难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诿。”

2013年,沈国祥退休了。如今,他在西街社区开设了“老支书讲堂”,为社区干群义务宣讲50余场。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年轻工作人员成长、促进居民思想提高。2018年6月,沈国祥荣获江苏省委组织部颁发三十年“老支书”纪念奖杯。

在王金山(右一)家作红色家访

守住初心,坚持廉洁自律

谈起“我为什么入党?”72岁的王金山仿佛一下子有了触动:“小时候,我不知道共产党是什么,只知道父亲爱给我讲军旅故事,每每讲起,眼睛里都有光。稍大一些,听到这些斗骄阳、战飞雪的故事,我便一心也想入党、想参军,因为共产党员、军人就是战无不胜的英雄。”

1969年,20岁的王金山参军入伍。入伍第二年,王金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白”。“当我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向那面鲜红的党旗宣誓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参加红军跟党走的革命信念始终教育着我,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好好表现,做一名优秀的军人。”

王金山认真地做着部队文书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6年后转业到地方,先后做过供销科长、厂长、经理、董事长。“我在部队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廉洁自律’,也坚信共产党员要‘慎独’。做了企业负责人,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这也意味着我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在私底下、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逾矩。”

少壮从戎沐党恩,锤镰一誓诺千钧。五十余载在党时光,让王金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入党志愿书不只是几页纸,入党誓词也不只是几句话,那是一个承诺、一颗初心、一生追求。为什么入党?这既是入党前需要深刻思考、交待清楚的问题,也是入党后必须时刻提醒、激励一生的承诺!”

红色家访,初心对话。不同的年,相同的誓。党员家访,访的不仅是慎始如终保持入党的初心和决心,也是让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学习老党员们“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任劳任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善作善成。社区的年轻党员说,“我们应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要求,用‘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理念,努力锻造敢于担当的‘宽肩膀’,刻苦锤炼善于担当的‘真本领’。”(图/文 通讯员 周莹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