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道德之门——评本土电影《寻人启示录》

电影《寻人启示录》,作为镇江市与安徽宣城联合打造、镇江新兴影视制作人创作的院线电影作品,以乡村道德的角度切入时代,反映道德坚守之难,秉持初心之可贵。对应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宏大背景,称得上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传递昂扬正能量的主旋律佳作。

主题:“近”而“远”

作品讲述了一个以道德闻名的乡村,因为一起500万元寻恩悬赏而引发的波澜。生活困难的乡人面对巨款的诱惑,因年代久远、真相难觅产生了投机的可能,这就给影片情节的推演,产生了不确定性,一场人性的考试,由此开场。

乡村道德,在影视作品中以往也多有呈现。乡土是理想家园,那里有悠久的传统,纯朴的乡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过程中,道德楷模成为地方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从这个角度说,本部影片的主题,很鲜明地切入现实,很接地气,是“近”的主题。

但是,光有“近”是不够的,还需要立意深远。作品的主人公朱文轩,是一名乡村教师,而且是道德之村的楷模,如果设定他来领受奖赏,似乎非常符合好人逻辑。不过,乡村公认的好人,却不止他一个,在此,采用了明暗线同步推进的方式。一条明线是,三位乡贤在该不该领取奖赏的问题上,有一个思想角力的过程。一条暗线是,一名已故老人,生前做了很多好事,并鼓励他的孙子要堂堂正正做人。当最终线索解开,这名已故老人才是真正的义士,这中间反映了一种传承的价值,老人的道德之范,在逝去多年后,仍然深深影响了后辈们。这样的立意,体现了编剧设计上的精心,让我们感悟了,乡土社会在与现代社会的交融中,实现自身重构的思考,看到了乡村道德坚守者的悲壮和崇高。

人物:“小”却“大”

小小乡村,走出来的都是小人物。而唯因其小,才能在大义中见其分量。同样,唯因其小,那活生生的假冒领奖的剧情,才显得真实而深刻,直击人心。

已离世的老人,一辈子很平凡,他的孙子似乎有点刺儿头,但骨子里的家风却还在,正是这个小刺儿头策划了一幕试探人性的活剧:用投信箱吸引村民自报恩人身份,让矛盾冲突戏剧化地推进。

乡村的三名公益好人,也很平凡,平凡得有肉眼看得见的私心,所以一一在试探中败下阵来,他们的身份确认信投入邮箱,交出了包含私心的不合格答卷。

但小人物也有并不寻常的操守。主人公朱文轩尽管有诸多家庭困难,并且有道德楷模的光环加持,似乎可以并无疑问地当巨款的得主,但在复杂的内心纠结下,他选择了坚守,成为最终揭开秘密的关键人。

小人物中的大节操,从朱文轩身上得到了鲜明反映。这操守来自哪里?还是来自于传统,那口明朝的警世钟,那位离世老人的家传物,那强烈的内心独白,让我们看到了灵魂挣扎的痛苦,这就是良心,就是良知,道德的芽冲破层层黑土,茁壮而出,让我们欣慰,从中看到了小人物的大境界。

叙事:“平”亦“奇”

小小村落犹如一个舞台,一个个内含伏笔的矛盾冲突,互为纠缠,集群亮相,这是本部影片的一项长处,矛盾集中,环环紧扣,非常精彩。

但从叙事来说,本片显得更像是传统舞台剧,未能自如地运用时空转换的电影叙事。其实全剧是存在可供发挥的叙事跨度的。如小村道德之名的由来,可以上溯到明朝,见义勇为的事件,也有二十年的历史,这中间有漫长的时间跨度;企业家从大城市来到乡间寻找恩人,有城乡反差的跨度;寻人的场景在相关人员的描述中,显然也有超越小村平静生活的亦真亦幻的跨度;这一系列跨度,如得到镜头叙事的呈现,可能就会更加生动多彩。所以,从叙述手法来说,本片存在引人深思之处:农村题材电影也要勇于尝试注入当代流行元素,引入富于动感的现代视听理念,探索多样化的风格表现。

不过,本片叙述的“平”,却造就了“平中有奇”的效果。比如戏剧道具的使用:那一件极其关键的报料箱,就好像一件魔法工具,让各类人等轮番上场,投入答卷。这本身是荒诞的,但荒诞中却有奇妙的戏剧效果,把人性放在荒诞的背景下剖析,那荒诞中的笑,其中渗透出泪,那是忏悔的苦泪,那是扬善的喜泪,那是真相的血泪。

综上所述,近与远、小与大,平与奇的三组关系,展现了本片的独特魅力,叩响了道德之门。这是一部充满能量、人物造型鲜明、叙述集中精当的好片,称得上是一部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范梅源)

农村题材电影《寻人启示录》由镇江3位青年秦凯、石秀坤、贾夕耗时1年7个月拍摄。

《寻人启示录》改编自文华奖获奖作品——大型现代淮剧《小镇》,系现实主义风格的农村题材。主创团队包括导演秦凯、编剧陶然、制片石秀坤,主演李肖宁、苏娜、方越、王美茜等,都是年轻人。

影片讲述了一个以崇尚传统美德的小村庄,因为一笔500万元寻找恩人的悬赏掀起波澜的故事。片中通过刻画主人公朱文轩在面对生活困境、金钱诱惑下的动摇与坚守,展现了金钱与人性的较量、道德自我完善的艰难和不忘初心的可贵。

和大多数农村题材影片一样,《寻人启示录》几乎是用平铺直叙的手法,讲述了小人物各怀心事,凡夫俗子的欲望、意外和巧合,一起促成了片中结构精巧的故事,平淡中见真情。

农村作为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入口,是电影人纷纷追逐的目标。3位生活在城市的镇江青年电影人,把镜头对准了广袤的农村大地,他们的处女作《寻人启示录》拍摄了新时代的农村,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来源:京江晚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