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 ┃ 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8)

77人的“78天”——2020战疫•镇江援鄂医疗队远征纪实(8)

王景曙

(续昨日《第三章  “令牌”接踵而至》之第12节)

13.行前授孩子一柄“尚方宝剑”

季冬梅很少发朋友圈,2019年全年,她只发了8条,其中5条与孩子有关。

身为镇江“先遣6勇士”的季冬梅,2020年发第一条朋友圈报平安的时候,是1月28日,已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战斗3天。

35岁的季冬梅,是一个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季冬梅讲述,那天当女儿笑笑(乳名)得知她要去武汉“很长时间”,因为“那边有很多人生病了”,第一反应是“啊,妈妈又要出远门啦”。8岁的笑笑后来才大致弄清楚外面正在发生着什么,并经常叮嘱妈妈“保护好自己”,可母女分别的当时,她对特定形势毫无概念。

在笑笑当时的眼里,妈妈这次去武汉,与妈妈上次去上海没有什么区别,都意味着她又要“与爸爸一起过”——这是她最难以接受的,并为此深感失落与担忧,“爸爸又要欺负我了!”

“女战士”妈妈和“女汉子”女儿

其实,出征武汉之时的季冬梅,从上海结束为期半年的进修刚回来才一个多月。她在上海期间,女儿动辄打去告状电话“爸爸欺负我了”。“还不知道谁欺负谁呢!”提起父女间这段“恩恩怨怨”,季冬梅心知肚明,女儿是个“女汉子”,平时大大咧咧,“调起皮来,她爸肯定得管她吧。”

可此行非同寻常,归期难料。备战的3天时间里,如何有的放矢、踏实化解女儿这一“心结”,成为季冬梅的重要安排内容。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笑笑过来,我现在授给你一个‘尚方宝剑’,妈妈不在身边如果爸爸再欺负你,你就给徐阿姨打电话,让她给你评理!”徐阿姨是季冬梅的一个闺蜜,姐妹俩早已提前“串通好”。

知女莫如母,季冬梅当然很清楚,小姑娘的心思其实是双重的,这有利有弊:一方面,妈妈不在身边,假如与父亲发生争执,就没人帮她“主持公道”了;另一方面,“离开我之后,也就没人管她那么多了。”

援鄂工作岗位上的季冬梅

14.妈妈在“人群里”为女儿点赞

继1月26日第一批张建国、孙志伟、赵燕燕、王笠之后,到2月2日这一批“江苏三队”的成员尹江涛与梅琼,江大附院仅重症医学科就相继派出6名医护干将。

1989年出生的主管护师梅琼,老公殷永康是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夫妻双双老家都是安徽人:婆家在安庆,娘家在宣城。节前腊月廿九,因殷永康已接到参与镇江的疫情布防任务,梅琼便独自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坐火车回娘家陪父母过年。

大年初二,江大附院向全院职工发出了紧急通知:所有人员,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外地,均原地待命。由通知措辞可见,梅琼应是可以“原地”在安徽宣城待命的——如同此刻的陈慧丹,也是可以在东北沈阳待命。但第二天,梅琼就让哥哥驱车将她独自一人送回镇江,女儿则托付给了安徽那边老人。6天之后,大年初八,主动请战的梅琼踏上去武汉的征程。

出发当天下午,医院微信公号专为尹江涛和梅琼两人制作推送了一篇文章《再出发!江大附院火速选派2名医护骨干启程援汉》,很快获得数万点击量及近百条泉涌般点赞留言。

密集的留言“人群”中,一位名叫“赵月英”的微友这样写道:“女儿你是好样的,妈妈支持你,我们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向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字里行间,情真意切。留言深深打动了微友,因为即便没有点名,大家也知道这份祝福就是梅琼的妈妈送给梅琼的——因为她是该批江大附院一男一女两名队员中的女性;留言更打动了梅琼本人,她为母亲的深明大义而备受鼓舞。

梅琼介绍,“赵月英”是母亲的实名,她是宣城当地的一位退休医生。“前一天忙得根本没时间”,梅琼后来是坐大巴去往南京的途中,才同时给安徽那边的4位老人打去电话报信,“没有一人反对。”也正是接完女儿电话之后,母亲掉头就搜索江大附院的微信公号,加了“关注”。

15.被“惯你一世”的儿媳

2月2日出发那天,从丹阳到镇江、从镇江到南京、从南京到武汉,冷惠阳一天之中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上百条微信。行程“太赶了”,加上很累,根本就来不及看。

还在前一天夜里,10点多钟接到次日开拔令后,冷惠阳一夜未眠,躺在床上想“那边”的各种场景,“等到真正要去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恐惧的。”

2日下午在南京禄口机场候机期间,冷惠阳抽空先查看家里人发来的微信,婆婆于下午2点12分发来的一条温情饱满的微信,顿时映入眼帘:“惠阳,我不怎么会说话,你放心琳朗,我会照顾好孩子,平安回来,惯你一世。”冷惠阳立马回复:“想哭。嗯嗯。”

时间再回到1日晚上接到电话后的各种准备,重中之重当然是防护用品。当晚,冷惠阳给第一批去武汉的江大附院赵燕燕护士长打去电话,了解需要带哪些东西,赵燕燕“特别特别”,把N95口罩列为“关乎生死”的必带品。一方面自己根本来不及采购,另一方面也根本没有渠道采购,冷惠阳就指望着医院里能给她解决口罩,她把赵燕燕的提示“原封不动”地转给了院长。

可是,第二天得知的情况极不乐观:经过紧急动员,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院只凑到5只N95,全部交到冷惠阳手上,而“对照清单,要求每人须备60只N95口罩”。冷惠阳说,那一刻她“真的很心慌”,但不能因此影响出征,“只好硬着头皮上”。

一早从家里去往医院、再从医院去往丹阳市卫健委的途中,尽管时间所剩无几,院长还是不断安慰冷惠阳“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帮你弄到!”在此期间,院长四处求救的电话打得就没停过,但最终仍然无果。后来从前线凯旋,备感愧疚的院长主动对冷惠阳提起这个环节:“我当时就觉得很对不起你,答应你的事没办到。”

冷惠阳自己亦多方努力,甚至把电话打到同一批去武汉的其他医院战友,问有没有多余的,“帮我多带几个”。然而特定时候,家家防护物资都很紧缺。以江大附院也是这天出发的尹江涛和梅琼为例,他俩也一人只带了6只N95,院工作人员在“挥师武汉”群里由衷叹苦:“物资告急,愁死了。”

与之同时,冷惠阳的家人也广为发动起来,电话在各种人脉上打遍全城。心疼儿媳的婆婆老将出马,她忽然想起自己这边的亲戚中,有位侄儿身为丹阳一家医疗企业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兴许他能有啥办法。最终,冷惠阳的这位表哥还真帮上了大忙。

经表哥隔空向武汉方面辗转求救,一位当地朋友愿意从自己全家备存的N95中提供2盒给冷惠阳。2月4日,也就是到达武汉的第三天,冷惠阳就收到了口罩,立马锁进房间里的保险柜。“还是进口的,最好的那种。”这个时候的冷惠阳终于如释重负,她回忆到,“我当时肯定是整个‘三队’里拥有N95最多的人。”

就在冷惠阳他们出发同一天,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大对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及周边重点地区医疗防控物资支持力度。后来的情况渐渐好转,物资日益充足。

16.女儿“举报”硬汉父亲流泪

加入“江苏三队”,八病区(呼吸科和心血管科)护士凌蓉是丹徒区人民医院派出的唯一队员,1996年1月出生的她,除夕夜刚过完24周岁生日。

当被认为是同批镇江17名队员中年龄最小者之一,凌蓉却不肯接受,“还有更小的,比我小4个月”。她指的是扬中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师朱玮晔,出生于1996年5月,也是一名“女兵”。

以“我单身我年轻我没有家庭负担我先上!”为参战誓言的凌蓉,平时与爸妈生活在一起。向医院递交请战书,凌蓉没有告诉爸妈;被批准参战后,也没有及时告诉爸妈。“以为会过个两天才走。”始料不及的是,被批准参战的当天夜里11点钟左右,她就接到次日启程的命令!

最令凌蓉“头疼”的问题已然回避不了,爸妈这就全知道了。凌蓉说,“爸爸还好”,一个劲地鼓励她“去吧去吧去吧”,“年轻人就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当妈妈的却显得极为担心,十分舍不得。不过,人之常情的“小波动”也就那么一会儿,妈妈开始与女儿商量着该带哪些东西。

凌蓉的父亲是位退役军人,他完全懂得女儿这一非常选择的人生价值。得知女儿出征的当夜11点39分,父亲拍了一段身着睡衣的女儿正在与妈妈一起收拾行李的小视频,配文在朋友圈广而告之:“我姑娘二十三点接到医院电话,明天八点随江苏第三批医疗队赴武汉,正在整理日用品。”视频中,一条“泰迪模样”的小狗摇着尾巴,跟前跟后,也忙得不亦乐乎——这条跟随“单身狗”凌蓉已一年多的爱犬,后来在不见面的近三个月时间里,与前线主人之间注定少不了会有某些故事发生。

发出朋友圈十余分钟后,父亲又以自豪的语气在拥有47名成员的“凌氏家族”群里报信:“凌蓉刚接到通知:明天早上随江苏第三批医疗队支援武汉。凌蓉加油!”亲戚们都纷纷共同引以为豪:

“凌氏家族的骄傲”

“为优秀小战士点赞加油。蓉蓉保护好自己”

“太仓促了,不然大家送别一下”

“这好比是去上战场,待到凯旋归来,再迎接吧”

动身那天早晨起床后,凌蓉发现,父母都是双眼通红。妈妈悄悄告诉她,你爸“嘴上不当回事”,实际上昨天夜里偷偷抹眼泪,“你爸都多少年没哭过了”。

“硬汉”父亲挥别女儿

接受媒体采访时,凌蓉曾进一步“举报”,别看父亲看上去像个硬汉子,后来与武汉那边的她进行视频时,“几句话不到就又抹眼泪了”。凌蓉说,打她记事以来,似乎都不曾见父亲流过泪。

(明日请看《第三章  “令牌”接踵而至》之第17、18、19节)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