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宴席上“最后一碗面”没有浇头?

今日镇江讯  “锅盖面,面盖世”“跳出来的面,盖不住的鲜”……一碗热气腾腾的锅盖面,不仅是镇江人的味觉记忆,更是镇江的城市名片。

也因此,镇江锅盖面高质量发展,牵动着众多爱吃面条之人、关注镇江发展人士的心。近日,市商务局召开镇江锅盖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锅盖面店、餐饮企业代表,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共同呼吁给镇江锅盖面一个权威解释,规范行业标准。

“最后一碗面”为什么没有浇头?

锅盖面作为城市名片,拥有诸多闪光的前缀:“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制作技术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但是,追溯锅盖面历史,虽然制作技艺发端较早,但文献记载不尽完整,而且没有形成锅盖面的固定名称信息;即使获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后,对外宣传也缺乏权威性、可信度的表述。

“老板,什么是锅盖面?”“菜单上全是!”座谈会上,一位锅盖面店经营者用一个看似段子的真实场景,描述了来自“锅盖面的尴尬”。

对此,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裴伟深有感触,“镇江人吃面有1500多年,吃锅盖面至少150年,但是我们欠锅盖面一个正式的解释。锅盖面行业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一种强烈的市民文化认同,需要一种广泛的教育传播,才能让这种地方饮食文化传承光大。”

因此,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宴席上最后上桌的主食锅盖面没有浇头。市区某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徐莉坦言,一方面,厨师从心理上对最后上桌的锅盖面不够重视,往往求快不求精,给消费者留下了锅盖面“好吃的环境差、环境好的不好吃”印象;另一方面,锅盖面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和规范,大街小巷的面馆,餐馆里上桌的面条,都能统称“锅盖面”。 

为什么不能把香干做成锅盖形状?

邵顺兴第八代传人尹焱,作为一名85后创业者拥有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胸怀。他一直在琢磨两件事:一是面向有志从事锅盖面制作经营的年轻创业者,开展手工面制作培训;二是把锅盖面里的香干做成锅盖形状,让锅盖面“名副其实”。

尹焱分析,目前市场上大多是机器制面,要提升锅盖面整体品质,首先要从原材料上提升,“手工面是我们用竹竿在面块上跳出来的,让面饼充满无数毛孔,足够吸收汤汁,这样的面条才更有劲道和味道。但是,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并不多,面临传承问题。”他直言,他和他的岳父——邵顺兴第七代传人邵祥都愿意把邵顺兴的工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让它成为文化传播的符号,也成为年轻人致富的本领。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从感官上对锅盖面进行“形象化”“具体化”,“对外地客人来说,锅盖面这个概念太抽象了,除了制作技艺的特色,还需要进行外在包装,让它更具体,比如把配料香干做成锅盖的形状等。”

锅盖面为什么不能慢慢品?

270平方米的店堂里小桥流水、古色古香,3年前“惊艳亮相”的刘府面道,彻底颠覆了锅盖面馆小而乱的形象,如今已成为我市的美食打卡地之一。

“在我们这里,就是要让吃面条也慢下来。”经营面馆生意多年的刘斌认为,如今锅盖面行业遇上了好时代,此时新理念、新模式如雨后春笋,比如现代化的设备、电力厨房的应用都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对行业的标准化、安全化、高效化意义重大。“不过,我们坚持一点,不管如何变,锅盖面的底子、味道不会变,还是那一口劲道。”

关于镇江锅盖面的未来发展,市商务局党委委员虞军认为,在给锅盖面一个权威解释的基础上,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系统思维,从行业发展、饮食文化、城市精神等多维度理解锅盖面的内涵,解决锅盖面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讲好镇江故事、下好镇江这碗锅盖面意义重大,它关系着人们的一餐一食,关系着城市品牌的塑造,更关系着就业和民生福祉,需要各方齐心,形成合力,擦亮镇江的金字招牌。”市商务局局长王为华表示,我们要处理好“规范、传承、创新、发展”的关系,推动完善相关标准和立法,做好经营和管理的创新,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全面支撑起锅盖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秦锐文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